小學美術說課稿

    時間:2021-05-02 08:43:28 小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小學美術說課稿合集五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美術說課稿合集五篇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1

      下面我從教學理念與思路,教學過程,教法學法等三方面來說一說《有趣的拓印》這一課:

      一、 教學理念與思路。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課型,本課例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力求學生學會認識,欣賞各種紋理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現能力,在我看來,紋理的美感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深受孩子們喜愛,教材中雖只選了不多的幾種圖片,卻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凹凸不平的美,這讓我了解到緊扣學生生活興趣的教學活動,才能讓孩子們易于掌握,只有根植于生活,并為生活服務的課堂,才是有強烈生命的課堂。本課我讓學生從中學會運用藝術語言表現生活中的色彩,放大生活中的趣味,品嘗生活中的快樂,創造生活中的美麗。

      在上述教學理念與思路的指引下,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點:

      1、 知識目標:尋找、發現、認識生活中美麗有趣的各種紋理。

      2、 能力目標:能運用正確的方法拓印花紋。

      3、 情感目標: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

      因此,教學重點:在于初步認識生活中的各種紋理。

      教學難點:能夠用正確的方法清晰的拓印出花紋。

      二、 說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的實現上述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我依托學生生活環境,借助學生生活經驗,將美術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緊緊相連,在課前布置學生走入生活,在身邊尋找很多表面凹凸不平、紋理有趣的實物,并選擇有代表性、易攜帶的物品(鑰匙,書夾,樹葉等)走入課堂。讓孩子們通過觸摸、感受它們的不同之處,教學中,教師應用多種方法和形式,讓學生熟悉并掌握紋理拓印的過程、步驟和方法,培養兒童的學習興趣,啟發他們的創造思維,同一實物也可以采用多種顏色拓印,也可以同一實物重復拓印或重疊拓印,紋理的排列可以是隨意或有規律地進行組合。

      在教學實踐中,師生互動,共同參與,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基本達到了本課的知識目標,并為能力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巡視指導時,老師進行個別輔導,個別問題個別解決。

      評價小結時:

      今天,大家都親手拓印了這么多精彩的美麗形象,把原本不起眼的生活物品變得如此美麗,你們都有一雙巧巧手,以后,你們會學到更多的美術知識,一定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美麗明天!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內容是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第二冊第13課《威武的獅子》一課(課件),下面,我著重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程過程、反思與感悟四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課件)

      一 、教材分析:

      這節課我所執教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美術第二冊第八課《獅子大王》。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里面的內容。本節課通過展示自然界中獅子的形象,各種以獅子為題材的作品,引導學生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抓住動物的特點,在表現過程中突出動物的特點,從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利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抓住特點,掌握突出表現動物特點的方法是在學習了第七課《美麗的鳥》和第八課《春天在哪里》這兩課之后的延伸。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小學兒童的學齡特點,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初步了解如何利用觀察、比較方法抓住獅子五官特點,以及突出表現獅子五官特點。

      2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觀察、欣賞獅子及其藝術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創新的能力。

      3 、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畫畫、做做、演演獅子的形象,引導學生體驗學習美術的樂趣,滲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重點: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抓住獅子的特點,并能夠進行創造性的表現特點。

      難點:獅子頭部特征的表現。

      二 、教法和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小學X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此外我還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三 、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的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如下五個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新課程標準指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動力之一。”課的一開始,我用猜謎語和聽獅子“吼”的聲音引出課題。通過聽—憶—看—說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喚起學生對獅子已有的記憶和認知,使學生感受體驗獅子大王的兇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強烈的學習動機,營造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為下一步教學環節的展開做好了鋪墊。

      (二)、觀察發現,感知造型

      教師出示自然界中獅子圖片,提出問題:獅子一家中最有特點的是誰?獅子的突出特點是什么?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抓住雄獅子長著鬃毛這一特征。所以,雄獅子在獅子一家中最具有特點。它的突出特點是頭部長著鬃毛。

      然后,教師出示一組圖片:雄獅子、猞猁、熊貓。引導學生在小組內觀察、比較、分析、討論,獅子大王與猞猁、小熊貓比五官上有什么特點?在前面利用了觀察、比較方法的基礎上,在教師適時引導下,準確地歸概括出:獅子大王具有,鬃毛、吊眼、鼻子大、嘴巴大、牙尖、耳朵圓,六個特點。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在于引導學生利用觀察、比較方法分析雄獅子特征,培養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合作意識。

      (三)賞析作品,擴展思維

      新課程理念強調,美術學科要注重于其他學科的聯系,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的聯系。美術教學也是文化教學。這一環節我利用民間藝人雕刻的石獅子,,以及畫家繪畫作品中的獅子為例,讓學生感受藝術家是如何抓住特點創作、怎樣突出表現特點。學生通過對藝術作品獅子的觀察、比較、分析的過程中總結出藝術做品中獅子的嘴巴比真實的還大,露出的牙齒更尖利等。

      解決教學難點。增加了美術文化的含量。通過對藝術家作品的觀察、分析,自然的把學生帶入到深層次的思維空間,在學生觀察、對比、發現的過程中,不僅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有所提高,而且體驗了探究的快樂,得到了心里滿足,從而進一步激發出學習的熱情。

      《美術新課程標準》為美術教學活動提出的要求是:“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嘗試不同不同材料,探索各種造型方法,不僅關注學生藝術作業的結果還要重視學生在‘造型?表現’活動中參與探索的過程。”這一環節,教師根據這一要求引導學生分析小朋友優秀作業中的獅子大王的表現方法;分析學生優秀作業是怎樣突出表現獅子五官特點的;分析是用什么材料進行創作的。

      (四)學生創作,作品展示

      在創作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協調,造型大膽夸張。繪畫的同時,播放獅子王插曲,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在學生創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諸如:材料的選用、顏色的搭配等問題。我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解決問題。

      展示作品 我設計了“展示欣賞——評價獅子”的環節,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采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讓學生自己把作品放在展示臺上展示,說說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相機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同學更多展示的機會,找到其優點,

      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五)課堂總結

      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設計了“課堂總結——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哪一點給你帶來了快樂?”學生學會從創作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合作的快樂,甚至會從老師和同學的評價中體會到快樂。這一環節對快樂的回顧,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3

      我準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法分析,教學過程設計這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學習內容。本科所表現的內容是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隨時留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總會有些形象和故事成為你有趣的回憶。本課列舉了大量的學生作品,有刻撕紙版畫、剪紙作品、水彩作品以及兒童讀物插圖等作品。表現了日常乘車的一幕,通過這些作品的欣賞,使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乘車印象有了進一步的回憶和了解,培養學生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表達了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在教學中老師要著重讓學生觀察生活,表現生活。

      教學重點:讓學生觀察了解乘車印象的特點

      教學難點:怎樣表現乘車場景和印象

      二、學情分析

      小學四年級學生在心理特征上已經能夠初步認識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能夠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小學四年級學生已能運用簡單的抽象邏輯思維去推理、去判斷。

      三、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引導學生欣賞并回憶乘車印象內容

      操作目標:用不同的表現手法表現乘車印象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繪畫興趣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法分析

      本課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2、引導發現法:

      3、綜合演示法:

      4、多媒體教學法:

      5、講授法:

      五、教學過程設計

      1、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教師讓學生動腦想一想回憶日常生活的乘車印象......從而揭示本課課題——《乘車印象》

      2、欣賞范作,開啟思路

      教師通過多媒體的播放讓學生欣賞有關乘車印象的圖片......由此開啟學生的思路,引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3、教師示范,了解步驟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乘車印象的表達,教師進行現場示范講解繪畫步驟的方法,主要從1如何構思、2如何構圖、3如何刻畫細節、4如何著色和渲染氣氛、5如何整理 這五個方面進行講解。

      4、快樂創作,個性表現

      教師在此環節播放輕音樂,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創作氛圍,教師巡視課堂,給學生適當的指導和幫助。

      5、作品展示,交流評價

      學生創作完成后,將作品一一展示在黑板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評。這樣的評價可以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學生還可以相互點評,這樣可以取長補短,增進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最后,教師進行點評,教師要運用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激發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

      6、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教師概括總結本課的學習內容,明確學習目的,小結教學情況,肯定學生作品,鼓勵學生學習的熱情,交待課后拓展的學習任務,為整個教學結束劃上完美的句號。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4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動物明星》一課,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

      ·從課標領域來看: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造型·表現是指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本課將運用繪畫、拼貼等各種美術技能創作,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創造能力,讓孩子更加熱愛大自然。

      ·從本課的位置來看:本課是《動物明星》一課的第二課時,在上一節課中,學生已經對動物的聲音、形狀有一定的了解,這就為這節課作了很好的鋪墊,這節課將在原來的內容上有一個提升,讓學生了解怎樣運用夸張、變形等裝飾手法,制作各種動物圖案。

      本課的重點是:把握動物特征,運用自己擅長的美術語言來表現動物,對于各種動物不同造型及身體外貌、神態等特點的把握,則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已基本掌握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他們往往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這節課就是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發展的特點,本課主要通過欣賞、感受、觀察、體驗、發現、對話、討論、思考、嘗試以及表現等活動,體會學習的樂趣,發展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其設計意識與創新精神。

      三:說目標:

      ·就知識而言:讓學生學會運用夸張、變形的裝飾手法來制作動物圖案,并用自己擅長的繪畫技能對動物進行造型與表現。

      ·就能力而言:在制作動物圖案的學習過程中,提高了學生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就情感而言:在看動物、說動物、畫動物的同時,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

      四: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從教的方面來看,本節課主要運用:引導探究法,演示法,觀察法。演示法,觀察法主要運用分析總結各種不同動物的造型、身體外貌、神態特點用于突破難點。引導探究法運用認識真實動物和動物圖案的異同,把握動物的特征,用于突破重點。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內容,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這節課老師和學生需要準備這樣一些材料:

      教師準備:有關的動物資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繪畫工具(水彩筆、油畫棒)和制作工具(剪刀、卡紙等)

      五:說教學設計

      1、游戲激趣, 導入課題

      我打算用這樣的方式導入,先出示動物的圖片,然后問學生認識它們嗎?要求學生與多媒體中的動物交朋友,并要求學生嘗試著問這些虛擬的動物是否愿意,當學生問畫面上的動物是否愿意與自己交朋友時,我用鼠標點按一下,動物就會有所反應,叫一下、做一個動作,使學生的興趣馬上提高了。

      (設計意圖:在多媒體課件制作過程中,我設置了許多生動有趣的動畫,并使這些動畫具有交互性,當點按時能有聲音和動作,在教學中便可以實現學生與畫面中的動物交流了。)

      2、走進生活,加深體驗

      我打算先讓學生欣賞的動物裝飾圖案,(點擊鼠標,演示課件)邊看邊問。來猜猜看自己看到了什么動物,從哪看出來的?根據以往的經驗,在這個問題上,學生應該能看出是什么動物。看不來的情況下,可以先把動物圖案中的動物特征說出來,提示學生這是什么動物。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主動總結動物的特征,讓學生自己發現動物圖案的特征。)

      接著展示真實動物圖片與同一種動物圖案比較,找出二者的異同?(點擊鼠標,演示課件)學生討論后總結,相同的是都具有這個動物的基本特征,例如真實的大象的基本特征是身體壯,鼻子長,動物圖案中的大象也具有這樣的特征,邊分析邊比較。不同的是在生活物品上的動物形象更活潑,更生動。可以讓學生找一找自己身邊有沒有課件中的那些動物圖案,學生會很容易在文具,衣服上找到。總結告訴孩子,為了裝飾美化生活,設計師對自然界中的動物進行了夸張、變形,這樣的動物形象稱為動物圖案,揭示主題。然后再引導學生欣賞書上的圖片,體驗夸張變形所帶來的樂趣。

      (設計意圖:用生活物品上的動物圖案與自然界中的動物作比較,讓學生聯系生活,理解動物圖案的概念,多媒體課件展示更好的體現這一點。)

      3、 尋找樂趣,深入探究

      用什么方法才能把生活中的動物形象變成動物圖案呢?告訴學生夸張動物最明顯的特點,簡化其他的部位。從形狀、花紋、顏色三個方面來說。

      例如:①夸張形狀的特點,展示小狗的圖片(點擊鼠標,演示課件),總結:把小狗的頭畫的最大,縮小其他的部位。畫出一個卡通形象的狗。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非常有趣,把動物擬人化了,這樣讓學生感覺非常的親切,更貼近生活,更受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喜愛。)(板書:形狀)。

      ②夸張花紋的特點,展示長頸鹿的圖片,(點擊鼠標,演示課件)長頸鹿圖案不僅把它很有特點的`脖子畫的更長,身上的花紋斑點的顏色也變的豐富多彩。(板書:花紋)

      ③夸張顏色的特點,展示熱帶魚的圖片,(點擊鼠標,演示課件)把熱帶魚的顏色進行了夸張。告訴學生圖案中動物的顏色可以和真實動物的不一樣。(板書:顏色)。

      (設計意圖:在這個教學環節中,運用多媒體課件,能夠很好的把動物夸張、變形部分展示出來,體現多媒體課件的優勢。)

      4、主動參與,大膽實踐

      在學生動手之前,展示各種制作形式及材料,如拼貼畫,粉版畫等(點擊鼠標,出示可參考的資料),也可依據自己的想象,運用一些老師也沒想到的材料,比一比,看誰設計的最有創意。在黑板上出示一張森林圖片,讓學生把制作各種形式的動物圖案貼到大森林里來,再讓學生來找一找我們的“變身大王”。

      板書設計:

      本課課我設計了這樣的板書:

      動物明星

      夸張 、變形

      形狀 、花紋 、顏色

      之所以這樣的板書,都是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得來的。在知識層面上要求學生掌握的,通過這樣對知識的概括,便于學生掌握動物圖案的制作方法。

      六:說媒體使用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我利用多媒體的交互性,來達到學生與不可能在課堂上見到的動物之間的交流,從而使學生展開了豐富的聯想。在講解真實動物到動物圖案的夸張、變形的過程中,運用FLASH動態演示它的變形過程,形象生動表達這個過程。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難點問題。

      七:說評價與拓展

      ● 本課在評價方面,立足過程、促進發展,側重于幾個方面:一:能否通過繪畫或其他形式大膽、自由變現自己的感受。二:能否動腦筋用可塑性材料制作簡單的動物圖案。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情感和差異。以學生自主評價為主體的評價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鑒賞意識。

      總結拓展階段,主要是展示幾千年前,祖先用動物圖案裝飾美化的生活用品及民間剪紙圖案。(設計意圖:讓學生欣賞中國古代器皿上的動物紋樣及民間剪紙圖案,讓學生感受我國五千年的文化,感受古代藝術的魅力. )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期待專家的指正。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5

      一、教學重點

      師生一起協作完成"集體大樹"的制作

      二、教學難點

      剪或撕"名字樹葉"的方法

      三、課業類型

      工藝制作

      四、教具準備

      剪刀、彩紙、"集體大樹"的范圖、教學課件

      五、學具準備

      剪刀、膠水、彩紙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集體大樹"的范圖,介紹這棵大樹代表我們的班集體。

      1、提出問題:如何才能使這棵大樹變得完整?并且我們都能來到這個集體中?2、結論:制作樹葉--寫上名字--貼在大樹上。3、教師小結:這棵大樹代表我們的班集體:一年級X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樹,只有我們每位同學都來到這里,成為它的一員,這棵樹才能茁壯地成長。

      (三)講授新課

      1、教師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兩片樹葉,樹葉上寫著老師的名字,老師做自我介紹。

      2、教師展示其中一片對稱形樹葉提出問題:如何制作出這種對稱形樹葉?

      3、教師總結并演示實驗結果:對折--從開口處剪或撕樹葉的一半--展開成為完整的葉子教師輔助演示

      4、提出問題:葉子是什么形狀的?

      6、出示課件:樹葉的常見形狀、顏色和特殊形狀、顏色5、教師小結:大家一起動腦筋,用自己的方法來制作"名字樹葉",看誰的樹葉最好、最漂亮、最先來到"集體大樹"上。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作業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紙張和適合自己的方式,最好能自己創作出其他方法;在樹葉上面寫上自己的名字,反面寫上自己的愛好。

      師生共同將"名字樹葉"貼在"集體大樹"上。圍繞"集體大樹",請"名字樹葉"的小作者逐個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如:姓名、年齡、愛好等等。全班同學給以掌聲鼓勵,使介紹者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五)、教師總結:同學們你們看,我們用"名字樹葉"裝點的這棵"集體大樹"多美呀!集體因為有我們的存在才充實,才充滿活力,我們也因為有集體的愛護、培養才能夠茁壯成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將共同生活在這個集體中,用我們的行動去維護它,用我們的雙手將它建設得更加美好!

    【小學美術說課稿合集五篇】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獅子大王》說課稿10-24

    小學美術《亮眼睛》說課稿范文11-19

    小學美術《水族館》說課稿范文10-21

    人教版小學美術《小掛飾》說課稿模板11-05

    小學美術說課《大魚和小魚 》說課稿08-26

    小班美術活動說課稿11-03

    初中美術說課稿模板合集5篇05-23

    小學美術《五彩的煙花》說課稿范文11-05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美術合集5篇07-09

    有關高中美術說課稿范文合集五篇07-10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制服丝袜另类中文字幕第一区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第十页 | 天天综合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 | 日久精品不卡一区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