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行為關系到寶寶心理健康

    時間:2024-11-17 06:06:54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爸爸的行為關系到寶寶心理健康

      很多家庭中,從小孩子的衣食住行都由媽媽包辦,甚至有的父母直接把孩子丟給爺爺奶奶照顧。事實上,在孩子的心理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關心和照顧特別重要,尤其父親對孩子心理發育的作用不可忽視。家庭中,父親不能只做財政部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親勇敢、堅韌、宏觀、大氣等品質,會給予孩子強大的心理支持,成為孩子學習榜樣,影響日后的心理健康。

    爸爸的行為關系到寶寶心理健康

      4歲后爸爸就是孩子的榜樣

      對于孩子來說,媽媽的愛似乎是天經地義的,因此,相比媽媽,爸爸對于孩子的心理成長更為重要。有心理專家表示,想要孩子擁有健康的心靈,4歲后,爸爸必須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擔當更重要的角色。同樣的一句肯定,爸爸對孩子的影響力比媽媽大得多。爸爸的贊美、肯定和認同,不管是語言的還是非語言的,孩子會非常肯定、非常快地吸收進去。如果孩子做到了爸爸價值觀認同的事情,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就會高。所以,爸爸此時應適時送孩子一套健康的價值觀,幫助孩子正確價值觀系統形成。

      在孩子進入模仿模范階段后,爸爸的模范力量更為直接,孩子將迅速學習到爸爸面對生活難題和困境時體現出來的態度和方法,學到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專家建議,在這一階段,爸爸應該發揮榜樣的力量,教會孩子面對問題時,不要對外抱怨,而要向內反省;不能選擇逃避,而是要勇于承擔;不要冷漠旁觀,而要積極參與……對于孩子而言,在爸爸這里學到的心理營養將會受益終身。

      孩子面前要樹立爸爸的威信

      很多男孩子缺乏陽剛氣,膽小,見了毛毛蟲也會像女孩一樣尖叫,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陰陽失調”造成的。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只與媽媽打交道,跟媽媽之間形成“封閉的二人關系”,相互之間界線不清,互相控制,糾纏不清,不利于孩子個體化、社會化的形成。但是,如果家頭爸爸的角色常被媽媽罵得狗血噴頭,沒有任何威信和地位,也會影響孩子性心理的發展。在這樣的家庭里,男孩長大后不會去認同父親,而是去認同母親,個性會出現“女性化”傾向;女孩,則可能會完全認同媽媽,對男人失去信心,有專家建議,爸爸應經常回家照看孩子,讓孩子在母愛之外體會到父愛。而在孩子面前,媽媽要給爸爸“夫妻平等”的地位和空間,讓孩子有機會發展跟爸爸之間的感情和社會關系。同時,夫妻應相互尊重兩人之間的差異性,協商與合作,給孩子創造一個“民主的、獨立自主的、尊重差異性”的家庭氛圍,促進孩子個體化和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爸爸的行為關系到寶寶心理健康】相關文章:

    職場人際關系到心理健康08-15

    父母的行為對寶寶的影響08-19

    寶寶心理健康標準06-14

    怎么培養寶寶的合作行為和能力07-03

    如何護理寶寶的心理健康08-07

    寶寶智能發育,五種行為可自測08-08

    父母4種壞行為最影響寶寶06-04

    道路的設計關系到交通安全07-06

    心理健康之兒童的偷竊行為10-26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第一页 | 一级特黄录像免中文 |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 亚洲人碰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