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客體關心理治療》

    時間:2020-10-21 10:24:51 心理學書籍 我要投稿

    書籍推薦:《客體關心理治療》

      什么,你問小編有沒有好的心理書籍推薦?下面書籍推薦:《客體關心理治療》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歡迎大家閱讀。

    書籍推薦:《客體關心理治療》

      

      作者:謝爾登·卡什丹

      啟迪性:5.0分

      易讀性:4.0分

      趣味性:4.0分

      推薦度:4.5分

      控制欲望是萬惡之源,但為什么要控制?

      因為分裂。

      美國學者卡什丹在《客體關系心理治療》中稱,一個嬰兒的世界一開始就是分裂的,媽媽有時對他好,有時對他不好,于是他的世界就分裂了。

      如果媽媽對他足夠好,那么,這個嬰兒就會比較寬容,愿意接受世界的不完美,他認為這個世界有好也有壞,不必因為壞對好絕望,也不必把這個世界理想化。

      然而,如果遇到“壞媽媽”的體驗比較多或比較嚴重,這個嬰兒就會出現嚴重的分裂。他無法接納好與壞的并存,他的善與惡的觀念會嚴重對立,他的意識和潛意識會嚴重對立。

      因為孩子認為“父母對我好,是因為我好;父母對我壞,是因為我壞”,所以一個童年經歷很糟糕的孩子,他的潛意識中藏著太多“我很壞”的信息?刂朴肟刂频模鋵嵅皇莿e人,而是內心深處“我很壞”的信息。

      譬如,一個女孩臉紅,是因為她認為“臉紅的女孩是沒用的`女孩”,也即“壞女孩”,所以她特別想控制自己臉紅,最終發展成了臉紅恐怖癥。

      《客體關系心理治療》這本書的精髓之處是對四種投射性認同的描繪,但對我而言,它對我最大的啟發是分裂的概念。

      依照客體關系理論,分裂是因為糟糕的早期經歷。

      然而,克里希那穆提在《世界在你心中》講得更徹底:一旦你想控制,你就制造了分裂。

      他說,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對立,是世界災難的源頭。這個對立首先是藏在我們每個人心中,我們的心是分裂的,于是制造了分裂的世界。

      譬如,悲傷產生了,我認為不好,于是想控制悲傷?刂朴麤]產生前,悲傷就是我,我就是悲傷,這本來是一體的是和諧的,但“我”一想控制,悲傷就成了異己,就成了與“我”對立的東西。

      然而,悲傷就是我,就在我心中。所以,“它”怎么消滅得了?

      于是,我越想消滅悲傷,悲傷在我心中的影響就越大,抑郁癥也就此產生。

      分裂并不只是童年的創傷所產生,分裂是無時不刻都在發生,分裂就是“我與它”的關系的必然產物。一旦我將人視為它,分裂就產生了;一旦我將某種情緒視為它,分裂就產生了……

      分裂無處不在,所以控制無處不在,而唯一地解決之道是接受,接受被我視為異己的部分,最終達到真正的寬容。

    【書籍推薦:《客體關心理治療》】相關文章:

    心理學書籍推薦:《客體關心理治療》06-17

    《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推薦06-26

    論述善意取得的客體11-01

    論刑法中客體錯誤09-26

    勵志的書籍推薦08-02

    正能量書籍推薦09-11

    專業書籍推薦08-04

    策劃書籍推薦08-04

    說話技巧書籍推薦07-28

    插花技巧書籍推薦10-0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20 | 亚洲一线高清在线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 亚洲A∨日韩AV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97 | 亚洲视频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