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性與人格發展》

    時間:2020-11-04 11:39:38 心理學書籍 我要投稿

    《社會性與人格發展》

      《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為我們介紹了認知、語言、思維的發展主要與什么相關,下面《社會性與人格發展》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第5版)

      作者:[美國] 戴維·謝弗

      譯者:陳會昌

      出版: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2年06月 1版1次

      平裝:16開 720千字 588頁

      ISBN:9787115276254

      定價:88.00元

      內容簡介

      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第5版)是一本優秀的“發展的”教材。全面的向讀者介紹了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研究的當前情況。注重將理論、研究和實踐相結合,內容有趣、全面、新穎,文筆簡潔、語言精練,通俗易懂。

      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第5版)共14章,前3章介紹了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研究的取向和研究工具,包括對研究方法論、經典理論和現代理論的回顧。4~10章主要講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的“產品”,包括情緒發展、親密關系的建立、自我發展、成就、性別類型化與性別角色的發展、攻擊性與反社會行為、利他與道德發展。11~13章講人在其中獲得發展的“生態”背景和環境,包括家庭以及電視、電腦、學校和同伴群體的重要影響。第14章進行了簡單的總結,提醒讀者學以致用。

      作者簡介

      戴維·謝弗 (David R. Shaffer) 是美國佐治亞大學心理學教授,佐治亞大學本科生項目主席,畢生發展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項目前任主席,在該大學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授人類發展課程35年。他發表的多篇研究論文涉及到利他行為、態度與說服、道德發展、性別角色與社會行為、自我表露、社會心理學與法律。他還擔任《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志》、《人格與社會學學報》、《人格雜志》的副主編。1990年,他獲得佐治亞大學最高教學榮譽獎約西亞·梅格斯(Josiah Meigs)優秀教學獎。

      部分目錄

      簡要目錄

      譯者序 xix

      序 xxi

      第1 章 概論 1

      第2 章 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的經典理論 38

      第3 章 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的近期理論 71

      第4 章 情緒發展與氣質 108

      第5 章 親密關系的建立及其對未來發展的意義 139

      第6 章 自我與社會認知的發展 175

      第7 章 成 就 214

      第8 章 性別差異、性別角色發展與性 249

      第9 章 攻擊性和反社會行為 298

      第10 章 利他與道德發展 336

      第11 章 家 庭 386

      第12 章 家庭之外的影響(I):電視、電腦和學校教育 431

      第13 章 家庭之外的影響(II):同伴對社會化的影響 469

      第14 章 結語:內容整合 512

      專業術語表 523

      參考文獻 547

      人名索引 553

      主題索引 573

      詳細目錄

      譯者序 xix

      序 xxi

      第1 章 概論 1

      普適父母機——一項思想實驗 3

      從歷史角度看社會性與人格發展 6

      前現代化時期的兒童期 6

      作為研究對象的兒童:嬰兒傳記 8

      兒童心理學的產生 8

      理論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10

      關于人類發展的問題和爭論 11

      關于人類本性的早期哲學觀 11

      天性對教養 12

      主動性對被動性 12

      連續性對不連續性 13

      發展是普遍性的還是特定性的 14

      研究方法 16

      科學方法 16

      收集資料:發現事實的基本策略 16

      查明關系:相關設計與實驗設計 22

      相關設計 22

      實驗設計 24

      自然實驗(或準實驗) 26

      發展研究設計 28

      橫斷設計 28

      追蹤設計 29

      序列設計 31

      微觀發生學設計 32

      跨文化比較 33

      附言:做一個發展研究的明智受益者 34

      第2 章 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的經典理論 38

      精神分析理論 39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論 40

      弗洛伊德理論的貢獻與批評 4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42

      埃里克森理論的貢獻與批評 44

      今天的精神分析理論 45

      行為主義(或社會學習)理論 46

      華生的行為主義 46

      斯金納的操作學習理論(激進行為主義) 47

      班杜拉的認知社會學習理論 48

      社會學習中的交互決定作用 51

      社會學習理論的貢獻與批評 52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觀 53

      皮亞杰關于智力與智力發展的觀點 54

      認知發展的四個階段 56

      皮亞杰理論的貢獻和批評 67

      第3 章 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的近期理論 71

      現代進化論 72

      經典的習性學理論 73

      習性學與人類發展 73

      現代進化論 74

      進化論的貢獻及對其的批評 76

      行為遺傳學:個體差異的生物基礎 78

      估計遺傳影響的方法 79

      估計基因和環境的影響 80

      遺傳對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影響 83

      遺傳和環境共同影響發展 87

      行為遺傳學取向的貢獻及對其的批評 90

      生態系統論:一種現代環境論觀點 92

      布朗芬布倫納提出的發展環境 93

      生態系統論的貢獻及對其的批評 95

      現代認知觀 96

      x  兒童社會性與個性發展

      維果茨基的社會文化理論 96

      社會文化理論的貢獻及對其的批評 98

      社會信息加工理論(或歸因理論) 99

      社會信息加工觀點的貢獻及對其的批評 102

      理論和世界觀 103

      第4 章 情緒發展與氣質 108

      情緒和情緒發展概述 109

      情緒和情緒發展的兩種理論 110

      分化情緒的表現和發展 111

      第一年中分化情緒的發展順序 112

      快樂這一積極情緒的發展 112

      消極情緒的發展 114

      自我意識情緒的發展 117

      情緒表達的后期發展 119

      識別和理解他人情緒 120

      對情緒的早期識別和解釋 120

      識別他人情緒的后期發展 122

      對情緒原因的理解 122

      學會調節情緒 124

      情緒和情緒自我調節的早期社會化 125

      調節情緒的認知策略的出現 126

      學習和遵守情緒表達規則 127

      情緒能力、社會能力和個人適應 129

      氣質與發展 131

      氣質及其測量 132

      遺傳和環境對氣質的影響 133

      氣質的穩定性 134

      早期氣質表現與后期發展 135

      第5 章 親密關系的建立及其對未來發展的意義 139

      什么是情感依戀 141

      依戀是互惠關系 141

      同步互動與依戀 142

      嬰兒怎樣對他人產生依戀 143

      依戀的最初發展 144

      依戀理論 145

      依戀安全性的個體差異 149

      測量依戀的安全性 151

      依戀中的文化因素 153

      影響依戀安全性的因素 154

      養育質量 154

      嬰兒的氣質 157

      作為依戀對象的父親 159

      作為養育者的父親 160

      父親是情緒安全性和其他社會能力的促進者 160

      依戀與后期發展 162

      安全與不安全依戀的長期影響 162

      依戀特征為什么能預測后期發展 163

      依戀是終生不變的嗎 165

      無依戀的兒童 165

      嬰兒期和兒童期社會剝奪的后果 165

      早期剝奪為什么是傷害性的 167

      兒童能從早期社會剝奪中恢復過來嗎 168

      母親就業、日托與早期情緒發展 169

      變換式養育的質量 169

      父母教養方式與父母對工作的態度 170

      怎樣幫助參加工作的父母 171

      第6 章 自我與社會認知的發展 175

      自我概念的發展 177

      自我的出現:分化、區分和自我認識 177

      我是誰?學前兒童的反應 181

      兒童的心理理論和私人自我的出現 182

      兒童中期和青少年期的自我概念 185

      自尊:自我的評價成分 189

      自尊的起源 189

      兒童期自尊的成分 191

      青少年期的自尊 193

      隨時間發展自尊是穩定的嗎 193

      xii  兒童社會性與個性發展

      父母和同伴對自尊的'影響 195

      文化、種族和自尊 196

      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同一性的形成 197

      同一性形成的發展趨勢 198

      同一性形成是一個多么痛苦的過程 199

      個人、社會和文化對同一性形成的影響 200

      少數族裔青年的同一性形成 201

      社會認知的另一面:了解他人 203

      個人知覺發展的年齡趨勢 203

      社會認知發展理論 207

      第7 章 成 就 214

      成就動機的概念 216

      成就的動機觀 216

      成就的行為觀 217

      對個體成就的早期反應:從掌控到自我評價 218

      成就動機理論與成就行為 219

      成就需要理論 219

      維納的歸因理論 223

      德威克的習得無助理論 227

      對成就理論的反思 231

      文化和亞文化因素對成就的影響 232

      個體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成就觀 232

      成就的種族差異 233

      成就的社會階層差異 236

      家庭和家庭成員對成就的影響 240

      依戀特征與成就 240

      家庭環境 241

      教養方式與成就 242

      創造力和特殊天賦 243

      多成分觀:斯騰伯格和盧巴特的投資理論 244

      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創造力 246

      第8 章 性別差異、性別角色發展與性 249

      男性與女性的區分:性別角色標準 251

      關于性別差異的一些事實與誤解 252

      性別之間的真實心理差異 253

      文化方面的誤解 257

      文化誤解能解釋能力(和就職機會)的性別差異嗎 259

      性別定型的發展趨勢 261

      性別概念的發展 261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發展 262

      性別定型行為的發展 264

      性別定型中的亞文化因素 267

      性別定型理論與性別角色發展 269

      進化論 269

      莫尼與艾爾哈德的生物社會理論 270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 276

      社會學習理論 277

      柯爾伯格的認知發展理論 279

      性別圖式理論 281

      一種整合理論 283

      心理上的雌雄同體:21 世紀的一種預示 284

      真的存在雙性化的人嗎 285

      雙性化個體有優勢嗎 285

      應用:改變性別角色的態度和行為 286

      性特征與性行為 287

      文化對性特征的影響 289

      青少年期的性態度與性行為 289

      青少年性行為的個人與社會后果 293

      第9 章 攻擊性和反社會行為 298

      什么是攻擊性 299

      攻擊性是一種本能 299

      攻擊性的行為界定 300

      攻擊性是一種社會判斷 301

      關于攻擊性的理論 301

      本能論 303

      學習理論 305

      道奇的社會信息加工理論 309

      xiv  兒童社會性與個性發展

      攻擊性的發展趨勢 311

      早期沖突和攻擊性的起源 311

      攻擊天性隨年齡發生的變化 312

      攻擊性是一種穩定的特質嗎 316

      攻擊性的性別差異 318

      生物學觀點 318

      社會學習觀 319

      交互作用(或生物- 社會)觀 320

      文化和亞文化對攻擊性的影響 320

      亞文化差異 322

      家庭對攻擊性的影響 323

      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兒童的攻擊性 323

      家庭氛圍和兒童的攻擊性 324

      控制攻擊和反社會行為的方法 330

      宣泄:一種有爭議的策略 331

      營造非攻擊的環境 331

      消除攻擊性帶來的好處 332

      社會- 認知干預 332

      應用:防止校園內的攻擊和暴力 333

    【《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相關文章:

    《社會性發展》簡介06-13

    情景體育游戲與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關系研究09-14

    《人格與認知》推薦06-03

    人格與性心理相關問題08-23

    《人格障礙與調適》介紹06-02

    幼兒音樂教育中社會性發展教育研究論文08-22

    舞蹈對青少年人格發展的影響論文08-08

    培訓與發展02-26

    人格心理學書籍:《自卑與超越》07-26

    主動性人格與主動行為研究綜述09-20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午夜 | 色老久久精品偷偷鲁 |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一本中文字幕 | 忘忧草日韩综合一区三级久久久 | 亚洲日韩AV中字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