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堂筆記能力培養
寫,是青少年學生學習時的最基本技能之一。中學生應該在學好本學科文化知識的同時,注意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學會一邊聽,一邊寫。慢慢地把書寫變成一種“半自動化”的過程。記歷史課程的筆記時,首先,把教師在講課時所寫的正板書抄錄下來,在照抄正板書之后,把教師的副板書也有選擇地抄錄下來。第三步,即可在筆記中記錄教師的一些指示性的話和寫黑板上的示意圖等。第四步,可以作較為詳細的、連費的、文字通順的.課堂筆記。經過這樣反復地培養訓練,學生就可以自然地把書寫變成一種“半自動化”的過程了。這種記筆記能力對于學生集中聽課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的質量,都是十分有利的;而對于以后的深造和從事實際工作,更具有著無窮的好處。當然,這也是一個較長的培養、訓練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這樣做會使學生把當堂應該記好的筆記都改放在整理課堂筆記時再去做,對于其迅速地提高做課堂筆記的能力,也是非常不利的。還要注意一點,教師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如果教師在寫板書時,寫得既美、又快,使學生欣羨得嘖嘖稱贊,他們就會主動地向教師學習,對于學生記筆記的能力的提高,將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師不具備這種特長,沒有這方面的訓練,板書寫得既慢且又難看,然后想對學生們提出又高又嚴的要求,那就很難做到了。
【歷史課堂筆記能力培養】相關文章:
初中歷史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論文07-04
淺論歷史學習能力的培養論文08-09
高中歷史教學綜合能力的培養論文07-12
歷史教學中學生自覺能力的培養論文08-25
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論文08-19
初中的政治課堂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論文06-20
淺談歷史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論文08-26
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走出誤區學科論文08-25
高中歷史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論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