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節日諺語集綿

    時間:2020-12-08 16:42:02 諺語 我要投稿

    清明節節日諺語集綿

      諺語是廣泛流傳于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都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它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節日諺語集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清明節節日諺語集綿

      清明節節日諺語:

      1、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2、清明前后雨紛紛,麥子一定好收成。

      3、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桂)

      4、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鳥來全。

      5、清明到,麥苗喝足又吃飽。

      6、大*種在清明前,葉大皮厚又耐旱。

      7、霜降配羊,清明分娩。

      8、清明花,大車拉;谷雨花,大把抓;小滿花,不歸家。

      9、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

      10、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

      11、清明喂個飽,瘦苗能轉好。

      12、春雨落清明,明年好年景。

      13、春分早、谷雨遲,清明種薯正當時。

      14、清明響雷頭個梅。

      15、清明前五天不早,清明后五天不晚(高粱)

      16、清明高粱谷雨花(棉),谷子播種到立夏。

      17、清明晴,六畜興;清明雨,損百果。

      18、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

      19、清明有雨春苗壯,小滿有雨麥頭齊。

      20、清明嫁九娘,一去不還鄉。

      21、清明前后寒十天。

      22、清明有霧,夏秋有雨。

      23、清明暖,寒露寒(湘)

      24、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種田。

      25、清明谷雨緊相連,南坡北洼快種棉。

      26、清明無雨少黃梅。

      27、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滿立夏,寒死老郎爸。

      28、三月里來是清明,一場雨來一場風。

      29、清明有霜梅雨少(蘇)

      30、清明前后怕晚霜,天晴無風要提防。

      31、清明斷雪不斷雪,谷雨斷霜不斷霜(冀、晉)

      32、清明有霧,夏秋有雨(蘇、鄂)

      33、清明北風十天寒,春霜結束在眼前。

      34、清明響雷頭個梅(浙)

      35、地板揭不開,芽子出不來。

      36、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種田(黑)

      37、清明種瓜,船裝車拉。

      38、清明后,谷雨前,十有八九保安全。

      39、春分后,清明前,滿山杏花開不完。

      40、清明蛾子谷雨蠶。(山東)

      41、懵懵懂懂,清明下種。

      42、清明起塵,黃土埋人。

      43、清明后,谷雨前,又種高粱又種棉。

      44、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45、清明前后,種瓜點豆。

      46、清明暖,寒露寒。

      47、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魯)

      48、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49、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寧)

      50、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贛)

      清明節習俗:

      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后,寒食節逐漸式微,于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于《清明》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后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于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

      踏青

      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游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折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其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郁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觀賞春色。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游,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插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地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地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折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變黃狗”地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地習俗。據說柳枝具有辟邪地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地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地習俗有關。今天看來,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地一種損害,是不宜提倡地。

      清明節插柳植樹地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并曾"嘗百草"地神農氏;另一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地柳樹后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后傳入民間。雖然有著不同地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地喜悅。

    【清明節節日諺語集綿】相關文章:

    大雪節日諺語12-07

    職場勵志的話集綿01-31

    速錄規律與技巧集綿08-20

    關于成功的名言集綿11-21

    關于時間的名言集綿11-28

    同學錄個性留言集綿11-01

    畢業紀念冊寄語集綿12-13

    學校對教師的評語集綿01-25

    員工績效考核評語集綿11-21

    高考高級英語寫作句型集綿10-19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综合久久综合久久88色鬼 | 日本最新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永久久精品一级AV高清免费看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 日韩亚洲欧洲美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 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