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室的手衛生制度

    時間:2021-01-19 14:33:20 制度 我要投稿

    內鏡室的手衛生制度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內鏡室的手衛生制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內鏡室的手衛生制度

      內鏡室的手衛生制度1

      1,醫務人員在做無菌操作時,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洗手,戴好帽子、口罩。換藥車或輸液車上的無菌器械、敷料罐、鼓,使用后應及時蓋嚴,定時更換和滅菌,并注明滅菌日期和開啟日期及時間。

      2、治療室每日定時通風換氣,用消毒液擦地,每周大掃除1次,無菌物品抽樣做細菌培養,每月1次,并有報告,結果存檔。治療室用的擦布及墩布等應有標記且專物專用。

      3、病室各房間應每日定時通風兩次,每日晨間護理時用濕布套掃床,一床一套;每口擦小桌,一桌一布,均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

      4、每周至少更換被服一次,并根據情況隨時更換。

      5、患者用過的口服藥杯應浸泡于0.5%洗消凈或健之素溶液中,消毒液每日更換一次。

      6、注射器使用后將針頭取下浸泡于消毒液(健之素或洗消凈)中,取血注射器、各種器械分別浸泡在消毒溶液中。

      7、餐具每餐后必須執行一洗、二涮、三沖、四消毒、五保潔的工作程序。隔離的患者必須使用一次性餐具。

      8、痰杯、便盆要每天煮沸消毒或用0.5%健之素溶液浸泡消毒,隔離患者使用專用便器。

      9、治療室、產房、手術室、換藥室要定期進行空氣消毒,并做空氣培養。

      10、體溫表一人一支,每次使用后浸泡于70%酒精溶液中,每周清洗消毒一次,由專人負責。

      11、門診采取血標本,實行一人、一針、一巾、一止血帶,使用過的棉棍、棉球要回收,集中處理,以免污染環境。

      12、嬰兒使用的餐具如小杯、小匙等,需經高壓蒸汽滅菌后備用。

      13、單位隔離

      (1)隔離患者有條件時住單間或單隔內,病室內或病室門口要備隔離衣,懸掛方法正確。

      (2)清潔區掛避污紙,以便隨時使用。

      (3)隔離單位門外應沒泡手盆,內盛0.2%健之素溶液。

      (4)患者專用體溫表、藥杯、便器,應用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餐具,使用后回收集中處理。

      (5)隔離患者用過的醫療器械應用1%—2%含溴或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血壓表、聽診器等用消毒液擦拭,血壓計袖帶若被血液、體液污染應先使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劑浸泡30分鐘后再清洗干凈,晾干備用。

      14、凡患者有氣性壞疽、綠膿桿菌等特殊感染傷口,應嚴格隔離。所用的器械、被服均要進行“雙蒸”處理,所用敷料故人專用塑料袋燒毀。

      15、口腔科、放射科要求一律使用一次性漱口杯,口腔科牙鉆針必須經過高壓滅菌方可使用。

      16、對麻醉機螺旋管、呼吸氣囊、氣管套管、吸氧用的濕化瓶、牙墊、舌鉗、開口器等使用后應嚴格消毒滅菌。

      17、各種內鏡使用后必須認真清洗,徹底消毒,對乙肝患者應固定內鏡,用后進行嚴格消毒。

      18、診療、換藥、注射、處置工作前后認真洗手,必要時用消毒液泡手。

      19、轉科、出院、死亡患者單位要進行終末消毒。

      附1:一次性無菌物品使用及用后處理要求

      1、一次性無菌物品的使用要點

      (1)應放置在清潔干燥處,與非無菌物品分開。

      (2)使用前檢查包裝袋的完整性。

      (3)在包裝注明的有效期內使用。

      2、一次性無菌物品的用后處理 按衛生局有關規定,此類物品均應先初步浸泡、消毒、毀形后再統一回收處理的原則,對以下物品的處理要求如

      下:

      (1)注射器:用后取下針頭,空針充滿消毒液,分別并及時浸泡在消毒液中,消毒后故入紅色垃圾袋內,送供應室集中回收(消毒劑:健之素500mg/L或洗消凈0.5%浸泡20—30分鐘)。

      (2)輸液器:用后剪下針頭,剪斷輸液器小壺,把針頭與輸液管分別浸泡,消毒后放入紅色垃圾袋內,送供應室集中回收(消毒劑:健之素500mg/L或洗消凈0.5%浸泡20——30分鐘)。

      (3)一次性引流袋、尿袋、胸腔引流袋、引流管、手套、肛袋、窺具等塑料類廢棄物,需倒掉引流液,放入同一紅色垃圾袋內送門診后的儲藏室統一回收處理。

      (4)病房內的廢棄醫用垃圾:包括:敷料、繃帶、棉球、紗條、壓舌板等,放入同一紅色垃圾袋,送火井焚燒處理。

      (5)特殊感染性物品:如:氣性壞疽、綠膿桿菌感染者、破傷風、艾滋病等病人用過的廢棄物,放入雙層紅色垃圾袋內,送火井焚燒處理。

      (6)生活垃圾:包括:剩飯菜、果皮、手紙、包裝袋、棉棍、藥瓶等統一裝入黑色垃圾袋內,送垃圾回收中心。

      (7)凡裝入紅色垃圾袋內的醫用垃圾,由病房專人負責送至回收點(不得由清潔工運送),并由回收點人員檢查登記。

      另:一次性醫療用品的處理,按衛生局有關規定,先初步浸泡消毒、毀形后再統一回收處理。

      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剪掉針頭,經0.5%的洗消凈初步消毒后,放入紅色塑袋內,送供應室集中回收處理。

      一次性引流袋、尿袋、胸腔引流袋、引流管、窺具等塑料類廢棄物,需倒掉引流液,經初步消毒后,放入紅色塑料袋內,送門診的貯藏室內,統一回收處理。

      內鏡室的手衛生制度2

      一、手衛生管理制度

      1、手衛生為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

      2、全院必須配備合格的手衛生設備和設施,必須用流動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

      3、重點部門如ICU、血液病病房、血透室、感染科、手術室、產房、急診室、消毒供應室、口腔科、內鏡室、必須安裝非手觸式水龍頭開關。

      4、洗手液的容器定期清潔和消毒。禁止將洗手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出液器中,必須在清潔、消毒取液器后再添加洗手液。

      5、手消毒劑的包裝和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毛巾)或設施應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6、每季度應對重點部門進行手衛生消毒效果的監測,當懷疑流行暴發與醫務人員手有關時,及時進行監測。

      7、所有醫務人員必須掌握正確的手衛生方法,保證洗手與手消毒效果。

      8、醫務人員正確掌握洗手指征。

      9、醫務人員手無可見污染物時,可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10、醫務人員正確掌握手消毒指征。

      11、醫務人員手被感染性物質污染以及直接為傳染病病人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應先用流動水沖凈,然后使用手消毒劑消毒雙手。

      12、本制度適用于全院各臨床醫技科室。 附:不同環境下的手合格標準為: Ⅰ類和Ⅱ類區域≤5cfu/cm2; Ⅲ類區域≤10cfu/cm2; Ⅳ類區域≤15cfu/cm2; 且未檢出致病微生物。

      二、手衛生管理制度實施規范

      一、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當洗手(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觸病人前后,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從同一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觸病人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之后;

      3、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

      4、進行無菌操作前后,處理清潔、無菌物品之前,處理污染物品之后;

      5、手有可見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后。

      6、進入或離開病房前;

      二、醫務人員洗手的方法

      1、采用流動水洗手,使雙手充分浸濕;

      2、取適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勻涂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3、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鐘,應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縫,具體揉搓步驟為:

      (1)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2)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3)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5)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6)將五個手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7)必要時增加對手腕的清洗。

      4、在流動水下徹底沖凈雙手,擦干,取適量護手液護膚。

      【注意事項】

      1、洗手時應當徹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縫、指關節及配戴飾物的部位等。

      2、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換皂液時,應當在清潔取液器后,重新更換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裝的皂液。禁止將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如使用固體肥皂,應保持肥皂干燥,盛裝肥皂的容器保持清潔。

      3、手洗凈后應用一次性紙巾、干凈的小毛巾擦干雙手,小毛巾應一用一消毒。

      4、手無可見污染物時,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三、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當進行手消毒(手消毒指征)

      1、檢查、治療、護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離病房、重癥監護病房、燒傷病房、新生兒重癥病房和傳染病病房等醫院感染重點部門前后;

      3、接觸具有傳染性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雙手直接為傳染病病人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雙手保持較長時間抗菌活性時。

      四、醫務人員手消毒的方法

      1、取適量的速干手消毒劑于掌心;

      2、嚴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驟進行揉搓;

      3、揉搓時保證手消毒劑完全覆蓋手部皮膚,直至手部干燥,使雙手達到消毒目的。

      【注意事項】

      1、手被感染性物質污染以及直接為傳染病病人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應當先用流動水沖凈,然后使用手消毒劑消毒雙手。

      2、進行侵入性操作時應當戴無菌手套,戴手套前后應當洗手。一次性無菌手套不得重復使用。

      五、醫務人員手衛生標準

      不同環境下工作的醫務人員,手衛生應達到如下要求:

      1、Ⅰ類和Ⅱ類區域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要求應≤5cfu/cm2。Ⅰ類和Ⅱ類區域包括層流潔凈手術室、層流潔凈病房、普通手術室、產房、普通保護性隔離室、供應室潔凈區、燒傷病房、重癥監護病房等。

      2、Ⅲ類區域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要求應≤10cfu/cm2。Ⅲ類區域包括兒科病房、婦產科檢查室、注射室、換藥室、治療室、供應室清潔區、急診室、化驗室及各類普通病房和房間等。

      3、Ⅳ類區域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要求應≤15cfu/cm2。Ⅳ類區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傳染病科及病房。

      4、各區域工作的醫務人員的手,均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

      六、手衛生設施和用品的配備

      1、處臵室、換藥室、病房等應設有流動洗手設施,手術室、產房、重癥監護室等重點部門應當采用非手觸式水龍頭開關。

      2、用于洗手的肥皂或者皂液應當臵于潔凈的容器內,容器應當定期清潔和消毒,使用的固體肥皂應保持干燥。提倡使用皂液。如使用固體肥皂,應保持肥皂干燥,盛裝肥皂的容器保持清潔。

      3、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設施應當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可使用一次性紙巾、干凈的小毛巾擦干雙手或用干手器烘干雙手。小毛巾應一用一消毒。

    【內鏡室的手衛生制度】相關文章:

    內鏡室護士年終的工作總結范文11-23

    2021內鏡護士個人年終總結12-23

    衛生資格考點:無痛胃腸鏡概述10-12

    2017室內拓展游戲04-24

    腔鏡室護士護理論文07-15

    幼兒園衛生室管理制度12-21

    經鼻內鏡鼻竇手術24例臨床分析論文06-20

    員工宿舍內規章制度12-24

    關于基層醫院進修醫師消化內鏡教學的實踐論文08-07

    2017室內團隊新游戲08-12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人成人欧美中文字幕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 | 亚洲成a人在线电影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午夜 | 久久96热情精品国产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