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機構的健康檢查制度(通用8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制度對人們來說越來越重要,制度是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擬定制度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前教育機構的健康檢查制度,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前教育機構的健康檢查制度 篇1
一、新入園幼兒的健康檢查
1、幼兒在入園前必須參加婦幼保健機構組織的全身體格檢查,經檢查合格后才能入園。
2、幼兒入園時應將健康檢查表和預防接種證交幼兒園。
3、對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幼兒,必須經過醫學觀察,觀察期滿且無癥狀再作檢查,正常者可入園。
4、幼兒轉園,應憑原在園的健康檢查表無傳染病接觸史的轉園證明。幼兒離開園所三個月以上,需要新體檢后方可再入園所。
5、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裂腭、癲癇、中度以上智力低下(不適應集體生活不能接受教育)等疾患的兒童未矯治前不宜入園。
6、入園體檢時發現疾病應及時治療,患營養不良、貧血等可以入園后矯治,患傳染病應隔離治療,痊愈后憑醫療單位的證明方可入園。
二、幼兒定期體格檢查
1、幼兒入園后應定期體檢,每年一次,每次均按常規進行全面體檢。
2、幼兒每半年測身高體重一次,每學期查視力一次,所有在園的幼兒每年查血紅蛋白一次。
3、定期體檢后要進行幼兒健康狀況分析評價和疾病統計,發現疾病或缺點及時矯治。
三、幼兒晨間檢查
1、配備必要的晨檢用品(體溫表、壓舌板、電筒、常用外用藥及紗布、棉簽、晨檢牌、記錄本等。
2、日托幼兒每天早晨進班前,由保健做晨間檢查,檢查步驟包括一問二摸三看四查,檢查內容除觀察幼兒精神、臉色、摸體溫、詢問在家健康狀況外,還應根據幼兒的年齡、健康狀況、傳染病發病季節做重點檢查,如咽喉是否紅腫、腮部有無腫大、皮膚有無皮疹、是否攜帶不安全的物品等,對無異常者發給表示健康的牌子,讓幼兒進班。
3、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并記錄,對有傳染病或其他疾病可疑者,可由家長帶幼兒去醫院求診或留在觀察室臨時隔離觀察。
4、由保健老師收下家長帶來的藥,核對姓名、藥名、劑量、用藥時間和方法,做好記錄,按時給幼兒用藥。
四、幼兒全日觀察
1、保健老師應每日上午、下午巡視各班級,向班上老師、保育員了解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可疑或異常應及時處理。
2、班內的保教人員應全日注意觀察幼兒的精神、飲食、睡眠、大小便等情況,對有病和體弱的幼兒加強生活護理,發現異常情況立即與保健老師聯系并做好全日觀察記錄。
五、教職工體檢制度
1、幼兒園職工來園工作前必須到大連市婦幼保健院進行全面體檢,包括胸透、肝功類,以及陰道分泌物檢查,糞便檢查,炊事員必須到市或區衛生監督所體檢,取得健康證后方可上崗。
2、園內工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體檢率為100%,體檢中發現疾病積極治療,發現傳染病立即離崗治療,治愈后須持醫院證明方可恢復工作,如患慢性痢疾,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化膿性皮膚病、結核、精神病等,有損幼兒健康者,立即調離工作崗位。
學前教育機構的健康檢查制度 篇2
一、學校衛生工作必須貫徹執行黨的以“預防為主”方針,加強防治措施,提高師生的健康水平。
二、由一名校級領導主管衛生保健工作,隨時掌握在校師生的健康狀況。
三、在全校師生中定期開展衛生宣傳,結合特點進行適時、適人的衛生教育,使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及時糾正不良的衛生行為。
四、配合防疫站開展多發病、常見病的預防和矯治工作;預防或應急接種,使學生的身體得到正常發育成長。
五、每年或每兩個學期組織體檢一次,隨時掌握各種年齡段身體發育情況,并及時排出對健康不利的因素。建立健康檔案,做好統計并及時上報。
六、培訓衛生員,組織學生衛生工作,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防止體育、勞動傷害事故的發生,讓學生互相監督,發現有共同缺點后組織他們進行座談,尋找原因,及時糾正。
七、建立晨午檢制度,要堅持經常、認真細致地進行,決不可流于形式,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時,馬上通知家長對發病學生進行隔(來自: 小龍文 檔網:學校師生體檢制度)離治療,對密切接觸的學生要采取預防措施或注意觀察。
八、對教師開展咽喉保健和粉筆塵污染的預防宣傳工作,采取一些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強個人防護。
九、指導教師合理安排好作息制度,搞好營養衛生,加強體育鍛煉,注意勞逸結合,按科學規律搞好自我保健,提高健康水平。
學前教育機構的健康檢查制度 篇3
一、 認真貫徹執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做好每年一次的學生健康檢查工作,視力每學期檢查二次。
二、 體檢中對有疑問的檢查結果應進行復查,以明確診斷。
三、 按照《學校衛生檔案》的要求,根據形態測量指標做好生長發育及營養狀況的評估。
四、 根據體檢結果和評估狀況,進行統計分析。
五、 采取統計報表形式,向學校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學生健康檢查結果。
六、 采用《學生體檢結果通知書》的形式,向學生及其家長反饋其生長發育水平和營養狀況,以及發現疾病情況的信息,有利于提高保健意識和疾病矯治。
七、 在上級主管部門指導下,對學生常見病進行矯治。
八、 結合學生健康狀況及其主要病患,找出影響學生健康狀況的環境因素,提出改正措施,給予學生針對性的保健指導。
學前教育機構的健康檢查制度 篇4
為了全體教師學生的身體健康,及時了解和掌握師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加強和提高師生體檢質量,便于統一管理,保護和增進師生健康,特制定師生健康檢查管理制度。
學生體檢制度:
1、保證每學年為全校學生進行一次體格檢查,建立學生體質健康卡片,納入學生檔案。
2、按區教委統一規定對學生進行免費體檢,不得違規收費。
3、體檢時做好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組織嚴密,做到檢查項目齊全。
4、體檢后時對體檢結果進行分析評價,將評價結果進行分類報表、統計。
5、將體檢結果發給每位學生的家長,并向家長做詳細說明。
6、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登記隨訪,及時進行治療,并做好監測工作。
教師體檢制度:
1、保證每學年對全校教職工進行一次體格檢查(包括退休教師)。
2、每學年對女工進行一次體檢。
3、做好教師體檢前的聯系、組織和動員工作以及場地、設施布置工作。
4、為每位教師建立健康檔案,對體驗結果認真分析,及時向教職工進行反饋,并給予適當指導。
5、對于有問題的教師要督促其及時復查和治療,并有記錄。
6、做好退休教師的'體檢反饋工作,做到耐心細致。
學前教育機構的健康檢查制度 篇5
1、每學期進行一次全校學生視力檢查
2、每學年進行一次初三畢業生的體檢
3、每學年進行一次預備、初一、初二學生的常規健康體檢
4、做好各項體檢的統計
5、根據體檢結果進行隨訪,跟蹤。
6、如發現異常及時與家長進行聯系,進行必要的檢查,治療。
學前教育機構的健康檢查制度 篇6
1、確保師生身心健康,衛生室協助衛生局校對,做好三、五、八年級常規體檢工作及九年級畢業前體檢。
2、在體檢后做好登記,并以告家長書形式與家長取得聯系。
3、衛生室在每學期期初做好全校學生進行視力普查、刷牙調查,做好統計存檔。
4、監督、配合體育教研組對學生健康達標驗收工作。
學前教育機構的健康檢查制度 篇7
學校衛生工作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關系到在校學生能否健康生活、學習和成長的一個重要問題。為此特制訂學生定期體檢制度。
一、每學期期初、期末對全校學生進行常規體檢(如視力、身高、體重等)。
二、配合牙防中心每學期對全校學生進行口腔檢查;
三、對新生及畢業生及時完成各項體檢指標;
四、每學期對學生進行生長發育評價檢查;
五、在檢查中發現問題及時治療并進行復查。
學前教育機構的健康檢查制度 篇8
一、衛生防疫工作制度
1、認真按要求上好《健康課》,培養學生個人衛生習慣。
2、實行定期和不定期衛生檢查制度,學校體衛領導成員,每期進行一至二次全面個人衛生檢查記載,每次檢查后當周總結。
3、定期凈化校園,實行分區到班,包干負責制,要求教室、廁所,每天打掃一次,公區每周兩次大掃除,平時注重保潔工作,由值周教師和衛生監督崗每天三次檢查并及時在小黑板上公布檢查情況,由值周教師在周例會上公布各班的評比名次。
4、做好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的預防工作,定期配合防疫部門給學生服預防藥,打預防針;每期組織學生吃百草藥(大鍋藥)一至二次。
5、聘請1——2名衛生防疫站醫生為學校兼職衛生教師,定期進行預防疾病、衛生知識等的專題講座。
6、堅持晨檢晨報制度,因病缺課登記,就診登記,返鄉,民工子女登記排查、疫情報告、責任追究等制度。
7、重點檢查學生食堂、服務部和住校宿舍的衛生,要求做到常消毒,每周有檢查記載,保證飲食衛生,嚴防疫病傳染。
8、督促后勤制定好伙食團、服務部的管理制度。
二、體檢制度
1、建立健全學生體育衛生檔案,做好學生健康卡、服藥、注射名冊等資料的收集整理。
2、每學年組織學生一次體檢,做好記錄,及時把體檢情況進行總結,把體檢中發現的病況及時告知學生或家長,指導其及時就診。
3、建立健全教師健康檔案,每年組織全校教師進行一次全面體檢。
【學前教育機構的健康檢查制度】相關文章:
健康檢查制度05-04
員工健康檢查制度12-04
食堂人員健康檢查制度05-23
有關食堂健康檢查制度05-21
食堂健康檢查制度范本05-21
員工健康檢查制度范本05-21
健康檢查制度(精選8篇)05-21
健康檢查制度(精選7篇)05-21
健康檢查制度(精選6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