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護理制度

    時間:2025-02-25 16:59:53 銀鳳 制度 我要投稿

    2025分級護理制度(精選10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制度具有使我們知道,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懲惡揚善、維護公平的作用。擬起制度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分級護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5分級護理制度(精選10篇)

      分級護理制度 1

      一、目的

      為了更好地執行護理級別,提高患者護理質量,保證患者安全,特制定分級護理制度。

      二、定義

      主管醫師根據住院患者病情決定護理等級并下達護理級別醫囑流程標準,分別為特別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四種。

      三、職責

      1.醫務部主任和副主任負責制定和修訂分級護理制度。

      2.醫療科室醫務人員負責執行分級護理制度。

      3.醫療科室主任和護士長負責監督和檢查分級護理制度的執行。

      4.醫務部主任和副主任負責監督和檢查全院分級護理制度執行。

      5.院長負責監督檢查醫務部主任和副主任分級護理制度的執行。

      四.程序

      1.依據病情下達護理級別

      (1)特別護理患者

      對于病情危重、隨時需要搶救和監護的患者;病情復雜的大手術或新開展的大手術,如臟器移植等;各種嚴重外傷、大面積燒傷等,主管醫師要下達特別護理醫囑。

      (2)一級護理患者

      對于重病、病危、各種大手術后及需要絕對臥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各種內出血或外傷、高燒、昏迷、肝腎功能衰竭、休克及極度衰弱者;癱瘓、驚厥、子癇、早產嬰、癌癥治療期等,主管醫師要下達一級護理醫囑。

      (3)二級護理患者

      對于病重期急性癥狀消失,特殊復雜手術及大手術后病情穩定,行骨牽引、臥石膏床仍需臥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年老體弱或慢性病不宜過多活動者;一般手術后不宜過多活動者等,主管醫師要下達二級護理醫囑。

      (4)三級護理患者

      對于輕癥、一般慢性病、手術前檢查準備階段、正常產婦;各種疾病術后恢復期或即將出院的`患者;生活可以自理,能離床活動者等,主管醫師要下達三級護理醫囑。

      2.加放護理等級標識

      (1)護理人員按省衛生廳《醫療護理文書規范》要求,根據護理級別醫囑,在患者床頭牌內和患者一覽表加放護理等級的標識。

      (2)護理等級標識為特別護理為紫三角、一級護理為紅三角、二級護理藍三角和三級護理無標志。

      (3)護理級別標識放置或更改,日班由辦公室班護士負責,夜班由值班護士負責。

      3.執行護理級別

      (1)特別護理內容

      設專人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備足急救藥品、器材,隨時準備搶救;制定護理計劃,設危重患者記錄單。根據病情隨時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并記錄出入量;認真、細致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嚴防并發癥,確保患者安全。

      (2)一級護理內容

      絕對臥床休息,解決生活的各種需要;注意情緒變化,做好思想工作,給予周密細致地護理;嚴密觀察病情,每15—30分鐘巡視一次,定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根據病情制定護理計劃,觀察用藥后的反應及效果,做好各項護理工作;加強基礎護理,定時做好口腔、皮膚的護理,防止發生合并癥;加強營養,鼓勵患者進食,保持室內清潔整齊,空氣新鮮,防止交叉感染。

      (3)二級護理內容

      臥床休息,根據患者情況,可在床上做輕微活動;注意觀察病情變化,進行特殊治療和用藥后的反應及效果,每1—2小時巡視一次;做好基礎護理,協助翻身,加強口腔、皮膚護理,防止發生合并癥;給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顧,如洗臉、擦身、送飯、遞送便器等。

      (4)三級護理內容

      督促遵守院規,保證休息,注意患者飲食,每日巡視兩次;對產婦進行婦幼衛生保健咨詢指導;進行衛生科普宣傳;掌握患者病情變化和心理狀況。

      4.更改護理級別

      主管醫生根據患者病情變化,下達醫囑更改護理級別時,護士要及時更改護理級別標識和執行護理級別

      五、考核

      1.考核方法

      (1)查閱病歷,護理級別是否與病情相符。

      (2)查閱護理記錄是否符合護理級別要求。

      (3)實地考察患者,護士是否按護理級別執行。

      (4)患者投訴。

      2.考核周期

      (1)臨床科室主任、護士長每月對本科室考核一次,并填報一級質控月報表,并進行反饋,上報醫務部。

      (2)醫務部主任、副主任每月對全院考核一次,并填報二級質控月報表,并進行反饋,上報院長。

      (3)院長每月對醫務部主任、副主任考核一次,并填報三級質控月報表,并進行反饋。

      六、罰則

      1.對于未按病情下達或及時更改護理級別者,每次罰款20元。

      2.對于未執行護理級別的護士,每次罰款20元。

      3.對于護理級別記錄不符合護理級別,每次罰款20元。

      4.對于未完成分級護理制度一級、二級質控者,每次罰款20--100元。

      5.對于未執行分級護理制度,導致醫療醫療不良事件者,按《惠好醫院醫療不良事件接待、處理和賠償制度》處理。

      6.對于弄虛作假者,每次罰款100元,三次以上者,做開除處理。

      七、附則

      1.本制度為醫院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管理的核心制度.

      2.本制度自XXXX年1月15日下發之日生效。

      3.本制度最終解釋權歸醫院醫務部擁有。

      4.附件

      (1)臨床科室一級、二級質控方案。

      (2)臨床科室一級、二級質控報表。

      分級護理制度 2

      住院病人的病情千差萬別,生活自理的潛力也有不同。為了對不同病人給予不同的護理和照顧,在長期護理實踐中,逐漸構成了把病人分為等級,按等級進行護理的做法,國家衛生部已將其定為制度,即“分級護理制度”。這就是說,等級護理就是按照國家衛生部統一制定的分級護理標準和要求,對不同病情的病人,實施相應的護理和照顧的制度。

      等級護理共分為4級,即個性護理(個性專護)、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普通護理)。病人入院后,由醫生根據病情決定護理等級,下達醫囑,并分別在住院病人一覽表和病人床頭卡上設不同標記,提示護士根據醫囑和標記具體落實,護士長進行督促檢查。下面分別講一講不同護理級別的不同要求。

      1、個性護理(特護)用大紅色標記,凡病情危重或重大手術后的病人,隨時可能發生意外,需要嚴密觀察和加強照顧。特護的都是重危病人,但重危病人不必須都要特護。特護派專門護士晝夜守護,有時需把病人搬入搶救室或監護室。按照特護計劃,定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密切觀察病情,記錄飲食和排出物的量,進行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翻身按摩等。特護的.收費比較高,上級有收費標準,自費病人應思考自己的負擔潛力。

      2、一級護理用粉紅色標記,表示重點護理,但不派專人守護。對絕大多數重危病人來說,這就算是高等級的護理。按規定,對一級護理的病人,護士每隔15~30分鐘巡視1次,既了解病情和治療狀況,又幫忙飲食起居。根據病情需要幫忙病人更換體位、擦澡、洗頭、剪指(趾)甲等。

      3、二級護理用藍色標記,表示病情無危險性,適于病情穩定的重癥恢復期病人,或年老體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不宜多活動的病人。對二級護理病人,規定每1~2小時巡視1次。在這之間,如病情有變化或有特殊需要,病人可用呼喚電鈴呼叫醫生護士。

      4、三級護理是普通護理,不作標記。對這個護理級別的輕病人,護士每3~4小時巡視1次。

      分級護理制度 3

      1、特級護理:

      (1)醫囑開特級護理,應具備以下情況之一:①病情危重,隨時可能發生病情變化需要進行搶救的患者;

      ②重癥監護患者;

      ③各種復雜或者大手術后的患者;

      ④嚴重創傷或大面積燒傷的患者;

      ⑤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并需要嚴密監護病情的患者;

      ⑥實施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并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⑦其他有生命危險,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2)特級護理患者的護理措施包括以下要點:

      ①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征;

      ②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③根據醫囑,準確測量出入量;

      ④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

      ⑤保持患者的舒適和功能體位;

      ⑥實施床旁交接班。

      2、一級護理

      (1)醫囑開一級護理,應具備以下情況之一:

      ①病情趨向穩定的重癥患者;

      ②手術后或者治療期間需要嚴格臥床的患者;

      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穩定的患者;

      ④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的患者。2)一級護理患者的.護理包括以下要點:

      ①每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②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③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④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

      ⑤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3、二級護理:

      (1)醫囑開二級護理,應具備以下情況之一:

      ①病情穩定,仍需臥床的患者;

      ②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2)二級護理患者的護理包括以下要點:

      ①每2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②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③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④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護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⑤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4、三級護理:

      (1)醫囑開三級護理,應具備以下情況之一:

      ①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穩定的患者;

      ②生活完全自理且處于康復期的患者。

      (2)三級護理患者的護理包括以下要點:①每3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②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③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④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分級護理制度 4

      分級護理是住院患者基礎護理的重要資料,直接反映出臨床護理服務質量。護理等級分為個性護理、Ⅰ、Ⅱ、Ⅲ級護理,并分別設有統一的標記。

      一、護理等級的確定

      住院患者的護理等級應與其實際病情對護理工作的需要相貼合,由床位醫生根據病情下達醫囑。在患者住院期間,應隨著病情的變化,及時更改護理等級。

      二、護理等級的公示

      (一)公示資料:按照上海市分級護理標準資料公示,即:個性護理、Ⅰ級護理、Ⅱ級護理、Ⅲ級護理的指征和護理要求。

      (二)公示方法:由宣傳科按標準資料制成版面,統一公示。職責護士根據醫囑落實分管患者護理等級的告知,并在床頭牌和患者一覽表上做好標記,個性護理為紅色;Ⅰ級為紅色;Ⅱ級為藍色;Ⅲ級護理為黃色。護士按分級護理標準具體落實護理巡視和臨床護理工作;護理病歷書寫要求做好相關病情、護理措施和效果的記錄。

      三、分級護理的質量評估

      (一)護士長、負責組長按照分級護理標準動態監控不同護理等級患者的臨床護理與基礎護理,督導護理措施的落實。

      (二)護理部質控組每月抽查住院患者分級護理的落實和對護理等級的知曉狀況

      重點監控個性護理、Ⅰ級護理患者的臨床護理、基礎護理和護理記錄質量。

      檢查結果與質量考評掛鉤。

      (三)護理部將住院患者對護理等級的知曉狀況作為護理工作滿意度的'一項資料納入考評。

      四、分級護理的指征和要求:

      個性護理

      (一)指征:病情重篤,復雜多變,隨時可發生危及生命的狀況,患者極度虛弱,生活無法自理。

      (二)護理要求

      1、設立護理組,安排熟悉業務的護士3-4名,每日早、中、夜三班,24小時專人看護,并班班交接。

      2、安置患者于重癥搶救室,監護室或單人病房,室溫調節在18-20℃。

      3、做好記錄。

      4、準備搶救儀器、器械和搶救藥物,呈備用狀態,一旦發生變化,立即投入搶救,并做好搶救后物品的處理工作。

      5、及時正確執行醫囑,認真落實各項治療措施。

      6、按常規落實各項護理措施,保證各種導管通暢,持續導管口的清潔并定時消毒,詳細記錄引流量及色澤等狀況。

      7、按時認真填寫重危護理記錄單,要求能反映病情的動態變化,所采取的相應護理措施及效果評價。

      8、了解影響患者心理的各種因素,給予必要的心理護理和疏導,并進行衛生健康指導。

      9、做好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

      (1)每日更換床單及衣褲,持續床單位整潔,一旦污染,及時更換。

      (2)在病情許可下,每日床上沐浴或擦身1次,包括洗腳及會陰護理。

      (3)口腔護理每日2-3次,洗臉和頭發護理每日2次。

      (4)每2小時翻身1次(或遵醫囑),褥瘡護理每日3次。

      Ⅰ級護理

      (一)指征

      1、病情危重,需絕對臥床者。

      2、特大手術后7天內,各種中、大手術后1-3天內。

      3、昏迷、休克、腎衰、驚厥、子癇等。

      4、生活不能自理者。

      (二)護理要求

      1、嚴密觀察病情,每30-60分鐘巡視一次。

      2、正確落實各項治療護理措施,詳細填寫護理病程錄。

      3、加強基礎護理,防止并發癥發生。

      (1)術后3天內床上沐浴或擦身每日1次,以后每周1次;頭發護理早、晚各1次,每日會陰清潔和洗腳各1次。

      (2)禁食、昏迷患者口腔護理每日2次,其他患者協助刷牙。

      (3)督促患者經常翻身,術后和昏迷患者協助翻身每2小時1次;褥瘡護理每班1次,并做好記錄。

      4、生活上給予周密照顧,按時喂飯、服藥,并送茶水、便器到床邊,協助完成各種需要。

      5、認真做好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

      Ⅱ級護理

      (一)指征

      1、病重期急性癥狀消失,大手術后病情穩定,但生活尚不能自理者。

      2、年老體弱或慢性病患者,不宜過多活動者。

      3、普通手術后或輕型子癇等。

      (二)護理要求

      1、注意觀察病情,觀察特殊治療或特殊用藥后的反應及效果,每1-2小時巡視1次。

      2、根據病情可在床上或床邊進行輕度活動。

      3、協助患者做好晨、晚間護理,如洗腳、刷牙、洗臉等,并鼓勵患者多翻身;生活不能自理者,要協助喂飯及大小便護理。

      4、針對不同疾病,做好健康教育。

      Ⅲ級護理

      (一)指征

      1、一般慢性病、輕癥、術前檢查準備階段的患者及正常孕婦等。

      2、各種疾病或術后恢復期患者。

      3、能下床活動,生活自理者。

      (二)護理要求

      1、每日巡視2次,掌握患者病情及思想狀況,注意患者的飲食及休息,每日測體溫、脈搏、呼吸。

      2、督促遵守院規,做好健康教育。

      分級護理制度 5

      分級護理是根據患者病情的輕重緩急,護理級別由醫生以醫囑的形式下達。分為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

      1、特級護理

      ⑴ 適用對象:病情危重,隨時需要搶救者以及監護室患者;各種復雜及新大型手術患者;各種嚴重損傷患者。

      ⑵護理要求:

      ①設立專人24小時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和生命體征變化;

      ②制訂護理計劃,嚴格執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落實護理措施,正確執行醫囑,及時準確填寫特別護理記錄單。

      ③備齊急救藥品和器材,以便隨時急用。

      (④認真細致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工作,嚴防并發癥,確保患者安全。

      ⑤了解影響患者心理變化的各種因素,給予必要的心理護理和疏導,適時進行健康教育

      2、一級護理

      ⑴ 適用對象:病情危重絕對臥床休息的患者,如重大手術后、休克、癱瘓、昏迷、驚厥、高熱、出血、肝腎功能衰竭和早產兒等。

      ⑵ 護理要求:

      ①每15—30分鐘巡視患者一次,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

      ②制定護理計劃,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及護理措施,及時填寫護理記錄單。

      ③按需準備搶救藥品和器材。

      ④認真細致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工作,嚴防并發癥。

      3、二級護理

      ⑴ 適用對象:病情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如大手術后病情穩定者,以及年老體弱、幼兒、慢性病不宜多活動者等。

      ⑵ 護理要求:

      ①每1—2小時巡視患者一次,注意觀察病情。

      ②生活上給予必要的協助,了解患者病情動態及心理狀態,滿足其身心兩方面的.需要。

      ③生活上給予必要的協助。

      ④按時記錄護理記錄單,病情變化時及時記錄。

      4、三級護理、

      ⑴ 適用對象:病情較輕,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患者,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復期及手術前準備階段。

      ⑵ 護理要求:

      ①每日巡視患者兩次,觀察病情。

      ②按護理常規護理。

      ③督促患者遵守院規,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動態需求。

      ④做好健康教育。

      分級護理制度 6

      根據病情、醫囑執行護理級別。

      一、特級護理

      指病情危重需要隨時搶救和重點觀察的病人。

      護理要求:派專人晝夜守護,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制定護理措施,做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預防并發癥;備齊急救器材、藥品,隨時準備急救;及時、準確、客觀、完整書寫危重病人護理記錄。

      二、一級護理

      重癥及手術后需要嚴格臥床休息的病人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生活部分自理,但病情隨時發生變化的.病人。

      護理要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制定護理措施,做好身心護理,預防并發癥;備齊急救器材、藥品,隨時準備急救;根據病情做好護理記錄。

      三、二級護理

      病情較重,生活部分自理的病人。

      護理要求:注意觀察病情變化;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指導病人提高其自護能力,促進身心康復;做好相應護理記錄。

      四、三級護理

      各疾病的康復期、生活能自理的病人等。

      護理要求:注意觀察病情,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自我護理,并做好健康指導;做好一般護理記錄。

      分級護理制度 7

      1總則

      護理分級是患者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進行評定而確定的護理級別。

      依據患者病情和護士對自理能力的評定,由醫生以醫囑的形式下達護理級別,級別分為特級護理及一、二、三級護理。并根據護理級別醫囑,及時做好相應標記和指定責任護士,給予落實不同級別和不同專科護理。并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變化動態調整患者護理分級。

      2分級

      2.1特級護理

      a病情依據

      1)維持生命,實施搶救性治療的重癥監護患者;

      2)病情危重,隨時可能發生病情變化需要進行監護、搶救的患者;

      3)各種復雜或大手術后、嚴重創傷或大面積燒傷的患者。

      b護理要求

      1)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征,準確測量并記錄出入量。

      2)根據醫囑正確執行各項治療及用藥,配合醫生實施各項急救措施。

      3)做好專科護理,如氣道護理、管路護理、壓瘡護理及各種并發癥的預防。

      4)關注患者安全,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采取相應預防措施。

      5)根據患者病情,完成基礎護理(六潔到位:口腔、頭發、手足、皮膚、會陰、床單位);協助非禁食患者進食、水或注入鼻飼飲食;協助臥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進有效咳嗽、床上移動等,保持患者功能體位及臥位舒適。

      6)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有針對性開展心理指導及健康指導。

      7)嚴格執行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

      8)履行告知義務,尊重患者知情權。

      9)定時通風,保持病室空氣清新及環境整潔。

      2.2一級護理

      a病情依據

      1)病情趨于穩定的重癥患者;

      2)病情不穩定或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的患者;

      3)各種手術后或者治療期間需要嚴格臥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賴的患者。

      b護理要求

      1)每小時巡視,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2)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定時測量生命體征。

      3)根據醫囑正確執行各項治療及用藥。

      4) 提供專科護理,如氣道護理、管路護理、壓瘡護理及各種并發癥的.預防。

      5)關注患者安全,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采取相應預防措施。

      6)根據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實施基礎護理(六潔到位:口腔、頭發、手足、皮膚、會陰、床單位);協助患者進餐、協助臥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進有效咳嗽、床上移動等。

      7) 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和功能鍛煉。

      8)定時通風,保持病室空氣清新及環境整潔。

      2.3二級護理

      a病情依據

      1)病情趨于穩定或未明確診斷前,仍需觀察,且自理能力輕度依賴的患者;

      2)病情穩定,仍需臥床,且自理能力輕度依賴的患者;

      3)病情穩定或處于康復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賴的患者。

      b護理要求

      1)每2小時巡視,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2)根據患者病情需要,測量生命體征。

      3)根據醫囑正確執行各項治療及用藥。

      4)根據患者病情需要,提供專科護理。

      5)指導患者采取措施預防跌倒、摔傷。

      6)協助生活部分自理患者做好基礎護理,(六潔到位:口腔、頭發、手足、皮膚、會陰、床單位);協助患者進餐、協助臥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進有效咳嗽、床上移動等。

      7) 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及功能指導。

      8)定時通風,保持病室空氣清新及環境整潔。

      2.4三級護理

      a病情依據

      病情穩定或處于康復期,且自理能力輕度依賴或無需依賴的患者。

      b護理要求

      1)每3小時巡視,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2)根據患者病情,每日測體溫、脈搏、呼吸一次,每周測血壓和體重。

      3)根據醫囑正確執行治療及用藥,觀察患者反應。

      4)向患者進行安全教育,指導患者采取措施,預防跌倒、摔傷。

      5) 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及生活指導。

      6)進行衛生科學及宣教工作,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水平。

      7)每日整理床單、掃床兩次,定時通風,保持病室空氣清新及環境整潔。

      分級護理制度 8

      一、特級護理

      1、適應對象病情危重,需隨時監護、搶救的病人,如嚴重創傷、各種復雜疑難的大手術后,器官移植、大面積灼傷和多器官功能衰減病人等。

      2、護理內容

      ①設立專人

      住院病人由醫師根據病情決定護理等級并下達醫囑,分為一、二、三級護理和特級護理四種,護理人員要在病人床頭牌內加放護理等級標記。

      一、特級護理

      1、適應對象

      病情危重,需隨時監護、搶救的病人,如嚴重創傷、各種復雜疑難的大手術后,器官移植、大面積灼傷和多器官功能衰減病人等。

      2、護理內容

      ①設立專人24小時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

      ②備齊急救藥品和器材,以便隨時急用。

      ③制定護理,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及護理措施,及時準確填寫特別護理錄單。保證各輸液、引流管通暢。

      ④認真細致做好各項基礎護理,按規定做好皮膚、口腔及會陰護理,嚴防并發癥,確保病人安全。

      二、一級護理

      1、適應對象

      病情危重需絕對臥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如各種大手術后、休克、癱瘓、昏迷、發熱、出血、肝腎功能衰竭和早產嬰兒等。

      2、護理內容

      ①絕對臥床休息,解決生活的各種需要。

      ②注意情緒上的變化,做好思想工作,給予細致周密地護理。

      ③嚴密觀察病情,每15~30分鐘巡視病人一次,每四小時記錄一次病情及生命體征。根據病情制度護理計劃,觀察用藥后的反應及效果,做好各項護理記錄。

      ④認真細致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定時做好口腔、皮膚的護理,督促病人經常翻身,嚴防并發癥,滿足病人身心兩方面的需要。

      ⑤加強營養,鼓勵患者進食,保持室內空氣清潔,防止交叉感染。

      三、二級護理

      1、適應對象

      病情較重但急性癥狀消失,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如大手術后病情穩定者;行骨牽引或臥硬板床的病人,以及年老體弱、幼兒、慢性病不宜多活動者;一般手術后或輕型先兆子癇等。

      2、護理內容

      ①臥床休息,根據病人情況,可在床上做輕度活動。

      ②每l一2小時巡視病人一次,觀察病情變化,進行特殊治療和用藥后的反應及效果。

      ③做好基礎護理,協助翻身,加強口腔、皮膚護理,防止發生合并癥。

      ④生活上給予必要的協助,如洗臉、擦身、送飯、遞送便器等。及時了解病人病情動態及心態。

      四、三級護理

      1、適應對象

      輕癥病人,可以下床活動,生活基本能自理,如疾病恢復期、一般慢性病、手術前準備階段及正常產婦和即將出院的病人等。

      2、護理內容

      ①每日兩次巡視病人,觀察病情,記錄體溫、呼吸、脈搏。

      ②督促病人遵守院規,保證休息,注意飲食。

      ③給予相應的衛生保健指導,進行衛生科學普及宣教工作,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

      分級護理制度 9

      (一)特級護理:

      1.適應對象:病情危重,隨時可能發生病情變化,需要進行搶救的患者,重癥監護患者,重癥糖尿病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并需要嚴密監護病情的患者,昏迷,嚴重低鉀血癥,垂體危象的患者。

      2.護理要求:

      (1)專人護理,將患者安置到搶救室。

      (2)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和生命體征,做好交接班及危重患者護理記錄。

      (3)準備搶救儀器和搶救藥物.

      (4)及時執行醫囑,落實各項治療措施。

      (5)滿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使患者清潔舒適。

      1.每日落實晨晚間護理,保持床單位,衣褲清潔,干燥,及時清潔面部,口腔,頭發,皮膚,會陰,足部等,使病人舒適,酌情修剪指甲。

      2.協助患者翻身,床上移動,落實壓倉預防及護理。

      3.做好失禁護理,協助患者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患者每日尿道口消毒2次。

      4.協助患者進食,飲水(進食者除外)。

      (二)一級護理

      1.適應對象:病情趨向穩定的鐘正南患者,治療期間需要嚴格臥床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穩定的患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低鉀血癥,甲減粘液性水腫,甲亢危象前期。

      2.護理要求:

      (1)每小時巡視病人一次,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2)根據病情測量生命體征,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

      (3)根據醫囑實施治療給藥措施,指導專科用藥,觀察用藥的滴速及藥物反應,病人的主訴

      (4)加強基礎護理,臨證施護及專科護理。

      1.保持病室安靜,溫度適宜

      2.保持床單位清潔

      3.做好口腔護理,會陰護理,皮膚護理及足部護理

      4.保證病人安全,加用床擋

      5.根據病情準確記錄出入量

      6.加強與病人的思想交流,減輕心理負擔

      (5)提供疾病的健康指導:

      1.休息與臥位應根據不同疾病進行具體護理,輕者休息或臥床休息,危重或做特殊檢查者絕對臥床休息。

      2.根據不同疾病給予各種治療飲食并囑病人遵守膳食原則

      3.要求向病人作必要的解釋取得合作,以保證試驗過程和標本采集準確無誤。

      4.危象病人應絕對臥床休息,設專人護理,保持環境安靜,避免聲光等不良刺激

      5.根據病種及病情向病人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

      (三)二級護理

      1.適應對象:病情穩定,仍需要臥床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如,單純糖尿病血糖下降不穩定,甲亢低鉀周期性麻痹患者。通風急性期。

      2.護理要求:

      (1)每2小時巡視患者一次,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2)根據病情測量生命體征,觀察自覺癥狀,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師

      (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指導專科用藥,觀察用藥后的反應

      (4)加強基礎和專科護理

      1.保持床單位整潔,做好各項宜教

      2.做好會陰護理,足部護理,皮膚護理

      3.根據病情給予適當的'運動指導

      (5)對患者提供與疾病相關的健康指導

      1.根據病種及病情向病人及家屬進行飲食指導

      2.根據病種及病情為患者制定簡單的運動計劃

      3.為患者提供相關的保健知識

      (三)三級護理

      1.適應對象:生活完全自理并且病情穩定的患者,生活完全自理并且處于康復期的患者。如,糖尿病控制穩定的患者,亞甲炎,甲亢,糖耐量異常,血脂異常.

      2.護理要求:

      (1)每3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2)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及給藥措施

      (4)指導患者采取措施預防跌倒

      (5)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及功能鍛煉

      (6)定時通風,保持病室空氣清新及環境清潔

      分級護理制度 10

      分級護理是醫師根據患者病情的輕重緩急,以醫囑形式下達的護理等級。分為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

      一、特級護理

      (一)病情危重,隨時會出現病情變化而需進行搶救的病人。

      (二)各種重大手術、復合傷、實施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等需要嚴密監護病情的病人。

      (三)特殊危重病人,家屬或單位要求特護者。

      (四)嚴重工傷事故者。

      二、一級護理

      (一)凡具有嚴重心、腎、肝、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重病人。

      (二)手術后或治療期間需要嚴格臥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三)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性失血、腦血管疾患、高熱、昏迷、驚厥、休克等病人。

      (四)癱瘓、晚期癌癥、驚厥、子癇、早產兒、牽引及臥石膏床等病人。

      三、二級護理

      (一)病重期急性癥狀消失、大手術后病情穩定但仍需臥床休息的`病人。

      (二)年老體弱或慢性病,不宜過多活動的病人。

      (三)普通手術后、輕型先兆子癇、外陰破裂縫合的病人。

      四、三級護理

      (一)輕癥、一般慢性病、術前檢查準備階段、正常待產婦。

      (二)各種疾病恢復期,可以下床活動,生活可以自理的病人。

    【分級護理制度】相關文章:

    分級護理制度03-13

    分級的護理制度10-03

    兒科護理分級的護理制度范本06-02

    分級護理制度(精選11篇)07-28

    分級護理的分級方法09-06

    醫院的分級護理制度(精選10篇)07-02

    醫院分級護理制度(精選10篇)07-28

    護士資格考點:分級護理制度09-16

    最新分級護理制度(通用10篇)02-20

    護理分級方法介紹07-22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综合国产精品私拍国产在线 | 日韩一区二区四区高清免费 | 日本少妇精品亚洲第一区 |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 在线网站黄不卡 | 香蕉亚洲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