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病例處置工作制度

    時間:2022-07-20 08:41:11 制度 我要投稿

    傳染病病例處置工作制度(精選7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制度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擬定制度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染病病例處置工作制度(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傳染病病例處置工作制度(精選7篇)

      傳染病病例處置工作制度1

      一、接待患者,耐心解答問題,遵守職業道德,廉潔自律,文明行醫。

      二、仔細詢問發病經過,了解臨床癥狀和體征,注意為患者保密。

      三、認真填寫門診病歷,按規范要求注意內容的完整性,提高首診符合率和及時率。

      四、采集標本操作應規范化,使用正規的檢查方法和試劑。

      五、男醫生給女病人檢查和取材時,必須有女醫護人員在場。

      六、采用衛生部推薦的規范化治療方案,科學合理用藥,減少病人負擔。

      七、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和促進安全套使用,發放健康教育處方和聯系卡。

      八、保持診室清潔,改善就診條件,創造輕松良好的“一對一”就診環境。

      傳染病病例處置工作制度2

      一、科室人員必須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條例》的有關規定認真執行。

      二、門診醫生認真填寫門診日志,發現首次診斷的性病(艾滋病、梅毒、淋病、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認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同時填寫《相關信息附卡》,并詳細登記、記錄。

      三、嚴格執行性病報告制度,必須在24小時內將相關“傳染病報告卡”報告至性病疫情管理科室,進行網上直報。

      四、科室設立性病登記簿,由專人保管,門診醫生認真做好登記薄各項內容的填寫工作,不得漏報、遲報。

      五、門診日志、性病登記簿及化驗室登記記錄必須相符,不得漏填。

      六、疫情管理人員每日對門診工作日志和性病報告卡的`填寫質量進行檢查,保證各項目填寫真實、完整、準確,若發現報告卡有漏項應及時核實彌補,并負責收集當日性病報告卡,進行網上直報。每月進行一次性病門診量、性病病例的統計工作。

      七、發現漏報現象將按照醫院規定與科室醫療質量考核掛鉤,具體處罰如下:性病漏報1例扣考核分1分,同時扣罰接診醫生50元;遲報1例扣考核分0.5分,同時扣罰接診醫生20元。

      八、主動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及性病防治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與考核工作。

      傳染病病例處置工作制度3

      一、臨床醫生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認真做好門診日志登記工作,不得漏登、漏報。

      二、臨床醫生認真填寫性病門診日志,做到字跡清楚,填寫內容準確。

      三、臨床醫生認真準確填寫好患者的性病名稱,使用規范化疾病名稱。

      四、臨床醫生認真準確做好初診、復診門診日志的登記記錄。

      五、臨床醫生必須履行性病患者的隱私權,做好保密工作。

      六、臨床醫生認真做好性病門診日志的保管工作,性病門診日志必須放在有鎖的文件柜中。

      七、臨床醫生要收性病門診日志至少保存三年。

      傳染病病例處置工作制度4

      一、確診法定傳染病應填寫傳報卡,發現淋病,梅毒等,及結核(肺內、外結核)、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需分別選用性病、結核、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報告卡,根據要求認真填寫。

      二、發現可疑肝炎、傷寒、副傷寒等疾病,應在傳染病報告卡的疾病名稱后方格內劃“?”符號,但在第二次復診時要作出確定或否定報告,猩紅熱、菌痢、麻疹等疑似病例可不必填寫疑似傳報卡,但在第二次復診時要作出確定或否定診斷,肝炎要填寫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或戊型病原學診斷。

      三、原已報告的病名需作更正報告時,在更正病名欄內填寫更正病名,同時在報告的病名后小方格內作“×”符號表示。

      四、發現鼠疫、霍亂、副霍亂、禽流感、非典型肺炎、天花、白喉、流腦、乙腦、炭疽病、脊髓灰質炎,出血熱等傳染病,以及肝炎住院病例應先向洪山區疾控中心或病員戶口所在地的衛生防疫機構電話報告后,再填寫傳報卡立即發出,如未確診應作疑似傳染病報告。

      五、對疑似、確診、住院、出院、死亡的急性、慢性遷延和慢性活動性肝炎病例,均應作傳染病報告。并在備注欄內要注明急性、慢性遷延性、慢性活動性、疑似或輸血后肝炎,如做病原學檢查的,應在傳染病卡注明陽性或陰性,對肝炎疑似病例經確診或否定后應在一個月內更正報告,對遷延性、慢性肝炎發作一次,要報告一次,如慢性遷延及慢性活動性肝炎發作后尚未痊愈病例,每隔十二月報告一次。

      六、在臨床特征一項內,要填寫陽性化驗結果。找寄生蟲結果和肥達氏反應等診斷依據。

      七、凡外院診斷的傳染病,在我院就診時認為依據不足可作疑似診斷,在病史卡中要寫明外院診治情況,在病史封面診斷項內可寫疑似病名。

      八、凡疑似法定傳染病所開的大便培養,沉淀孵化血培養,肝功能等化驗申請單,必須要寫明病員家庭地址,防止錯報。發病地點是指疾病癥狀開始出現的'地點,發病日期是指疾病開始出現的日期。初診病例及初診死亡的診斷可分別圈劃“發病”、“死亡”,對已填報過“發病”的傳染病人在訂正診斷,出院或死亡發生時,必須再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一次,填寫時分別圈劃“訂正”、“出院”或“死亡”欄目,如同時屬于其中一個以上欄目,可同時圈劃,如死亡、出院時要同時圈劃“出院”和“死亡”兩項。

      九、傳染病報告卡一律填寫實足年齡,嬰兒用周月,年齡不足周月者,可將“月”字劃掉改為“日”字。

      十、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必須詳細逐項填寫、字跡清楚,必要時應核對門診病史卡地址,防止錯報、遲報、漏報、便于及時做好疫點調查處理工作;在門診發現法定傳染病,就診醫生應將傳染病診斷寫在病史封面上,注明“傳染病已報”并簽診治醫生全名。在住院期間發現法定傳染病,除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外,在臨時醫囑內要注明傳染病已報,并在病史封面上再要加蓋“傳染病已報”圖章。

      傳染病病例處置工作制度5

      一、學校在開學期間要做好預防呼吸道等傳染病的宣教工作,安排一定的課時進行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廣播、黑板報、多媒體、告家長書等方式,讓學生、家長和教職工掌握預防和控制呼吸道等傳染病的知識,養成健康的衛生習慣,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二、學校要加強晨檢工作,對出現高熱、嘔吐、咽痛、鼻塞等癥狀的師生應立即送往醫院就診,待癥狀消失后方可返校。

      三、學校要落實專人對教室、辦公室、食堂、電腦房、實驗室、圖書館、音樂房、走廊和樓梯口等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和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適時增加學生課外活動時間,減少集體性活動。

      四、學校要加強衛生管理督查,按照國家和縣計劃免疫的規定,在衛生部門指導下,積極做好各類計劃免疫的“查漏補種”工作,消除存在的.傳染病隱患。

      五、學校要指定專人或兼職教師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建立相關工作制度,定期對學生的出勤、健康情況進行巡查,一旦發現疑似疫情要立即報告所在縣疾病控制機構,并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落實學校疫情控制工作。

      傳染病病例處置工作制度6

      1、各科室要加強對傳染病的登記報告,指定專人負責。公共衛生科要有專人負責這項工作。

      2、對傳染病防治要認真做到及時發現疫情,及時分析、及時采取措施,及時向有關職能部門及防疫部門報告。

      3、按有關文件規定的傳染病,認真負責準確填卡填報。

      4、負責疫情報告人要嚴格按疫情報告的時限,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報告,同時報出疫情報告卡。上級部門及醫院檢查,有漏報或遲報現象,承擔相應責任及相關處理。

      5、對違反傳染病防治法和實施辦法規定的科室和個人,根據違法情節給予扣款、行政處罰、觸及刑法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6、附傳染病分類及疫情報告

      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丙類。

      甲類傳染病指:鼠疫、霍亂。其中艾滋病、炭疽、非典型性肺炎按甲類傳染病報告。

      乙類傳染病指:病毒性肝炎、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布魯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流行性乙性腦炎、黑熱病、瘧疾、登革熱、新生兒破傷風。

      丙類傳染病指:肺結核、血吸蟲病、絲蟲病、包蟲病、麻風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除霍亂、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

      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例、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城鎮于6小時內,農村于十二小時內,以最快的方式向發病地的衛生防疫機構報告,并同時報出傳染病報告卡。

      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人時,城鎮于十二小時內,農村于二十四小時內向發病地衛生防疫站機構報出傳染病報告卡。責任疫情報告人在丙類傳染病監測區發現丙類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向發病地的衛生防疫機構報出傳染病報告卡。

      傳染病病例處置工作制度7

      1、各科室要加強對門診日志的填寫,做到內容詳細,嚴格門診日志制度,傳染病的登記報告,指定專人負責。

      2、對傳染病防治要認真做到及時發現疫情,及時分析、及時采取措施,及時向有關職能部門及防疫部門報告。

      3、按有關文件規定的傳染病,認真負責準確填卡填報。

      4、負責疫情報告人要嚴格按疫情報告的時限,有漏報或遲報現象,承擔相應責任及相關處理。

      5、對違反傳染病防治法和實施辦法規定的.科室和個人,根據違法情節給予扣款、行政處罰、觸及刑法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6、一個人,同時發生兩種傳染病時,須分別填寫兩張卡,十四歲以下兒童請填寫家長姓名。

      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按照甲類傳染病管理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于12小時內以最快的方式報告,并同時報出并填寫傳染病報告卡。

      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其它乙類傳染病和丙類病人,傳染病人時,于二十四小時內報出并傳染病報告卡。

    【傳染病病例處置工作制度】相關文章:

    處置室工作制度10-27

    處置室工作制度范本10-25

    農村學校傳染病應急處置預案12-22

    傳染病管理工作制度11-02

    《幼兒園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制度》09-13

    論文:病例報告寫作03-24

    疑難病例討論制度09-17

    護理病例討論的制度范本10-23

    護理病例討論制度范本10-23

    傳染病隔離留觀室工作制度(通用18篇)03-18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免费 | 日本理论午夜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在线直播 | 中文乱码经典亚洲 | 中文字幕1级乱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