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管理制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范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這些規則蘊含著社會的價值,其運行表彰著一個社會的秩序。你所接觸過的制度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護理管理制度,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護理管理制度1
1)護理部應建立護理科研管理組織體系及相關制度,并妥善保存護理科研管理工作原始檔案資料。
2)設立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負責制訂護理科研計劃,審查護理科研題目及設計、鑒定護理科研成果,并推廣使用。組織護理學術交流,介紹國內外先進的護理科研信息。
3)護理科研計劃與科研項目申請書須呈報護理部審批并登記。
4)凡受到獎勵的護理科研成果須填寫護理科技成果登記表上報護理部,并記人個人技術檔案內。
5)凡屬科研資料,包括論文、錄像、錄音、幻燈、照片等,均應分類妥善保管。護理人員參加會議、獲獎、成果等證書及科研成果資料要復印1份上交護理部保管。
6)每項重大的科研成果均應有上級有關部門的`鑒定和批準后方可推廣。
7)護理人員發表科技論文須經科室、護理部兩級審批,在領取由護理部發出的論文介紹信后,方可投稿。
8)學術論文評定程序:由各專科區護長審閱后提交科護長審閱,之后上交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復審,蓋護理部公章,才可投稿。
9)護理部每年根據醫院相關規定,結合護理人員的論文發表數量,論文屬性以及論文的影響因子等綜合評價指標,對護理人員論文發表情況進行獎勵。
10)定期召開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會議進行小結,總結成功經驗,建立相關制度、規范相關標準。
11)科研經費的申請:由項目申請人提交項目標書(申請書),交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評審,再交護理部主任批準,最后提交醫院科研處,并做好科研經費使用計劃。
12)護理論文完成要求:護師以上人員每年完成學術論文一篇以上,各科室每年要有一定數量的護理論文在專業期刊上發表。
護理管理制度2
燒傷病房特點是:病人來勢急,病情重,變化多而迅猛,病程長。因而燒傷護理是一項十分重要而又復雜的工作,護理質量的好壞除與護理專業技術的熟練程度有關外還與責任心有關。為了規范燒傷病房的護理工作,特制定本管理規定,請悉遵照執行。
一、組織管理要求
1、外科病房內附設的燒傷病房,可根據病人多少,病情輕重,分若干護理小組,由組長統一計劃安排工作。專設的燒傷病房,如設25張床位,應配備19名護士,4名衛生員,要求人員安排機動靈活,必須重視大面積燒傷病人,也不可忽視小面積燒傷病人的治療和護理。
2、要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及各項規章制度。
3、經常進行醫德和護士素質教育,樹立愛護病人的觀點,注意做好殘傷病人的心理護理,盡量解除病人的身體和精神痛苦。
4、燒傷病房在人力配備上要適當考慮知識水平、體質、技術能力等。
二、業務管理要求
1、要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業務學習,使之熟練地掌握各個階段的護理特點,如休克期護理、感染期護理、切痂期護理、植皮手術前后護理。此外,還要掌握創面護理辦法,如暴露療法、包扎療法等。
2、燒傷病人的痛苦重、病程長、治療處理多,因此,要求護士素質好,操作輕柔,態度和藹,并掌握病人的思想情緒和心理變化,做好精心護理。
3、要有完善、性能良好的`搶救設備。
4、物資配備應齊全,要有計劃地安排和準備器材,保持充裕的儲備量,特別是無菌被服和敷料包等,以保證成批燒傷病人的搶救。
5、嚴格執行各項消毒隔離常規,以降低病房交叉感染率。
6、要認真做好病人的飲食管理,保證病人必要的營養攝入量。護士應掌握不同燒傷面積對熱量與蛋白質的需要量,以及計算方法,并應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況,生活習慣,胃腸功能等,以供應適宜的營養。
護理管理制度3
一、加強全體人員質量管理教育,組織并參加質量管理活動。
二、建立健全護理質量保證體系,建立院、科、病區三級護理質量管理組織。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護士長負責質量管理工作。
三、質量管理需根據上級有關要求和護理工作實際,建立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目標規定及落實控制方案。
四、質量管理工作應有文字記錄,并定期上報。
五、質量檢查結果與獎懲相結合。
護理管理制度4
(1)在分管院長及護理部主任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制定護理管理的有關制度、計劃、操作規程等,對全院各護理單元的護理質量進行全面監控。
(2)每月對全院各護理單元進行護理工作質量(安全)檢查,有計劃地組織各類護理質量專項檢查,對存在的問題與缺陷及時反饋并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對問題與缺陷的改進措施有追蹤和成效評價,體現有持續改進過程。
(3)督促各級護理人員認真執行各項護理常規,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落實專科及常見疾病護理質量標準。每季度進行考評,有記錄、有反饋。
(4)對護理(安全)不良事件有成因分析和討論,查找事發原因和教訓,針對需要控制的環節提出合理化的改進措施。定期對護士進行安全警示教育,加強護理人員防范意識,減少和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5)負責全院護士三基考核及業務技能的培訓,定期舉辦業務講座,定期檢查護理人員掌握常見急救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以保證對危重患者實施安全的護理操作。
(6)組織開展疑難病例、高難度護理技術等的護理查房、護理會診和病例討論。
(7)加強護理安全,嚴把重點護理環節(圍手術期護理、危重患者護理、輸血及藥物不良反應、特殊檢查前后等)的管理,定期檢查各護理單元分級護理執行情況、危重病人登記上報、質量檢查、護理措施落實情況、護理并發癥控制情況、搶救藥品、物品是否齊全完好、各科室對意外事件處置情況以及護理人員自我安全防范措施落實情況。
(8)定期檢查“優質護理服務病房”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的落實情況以及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等。
(9)定期檢查手術室護士對大手術病人的手術前后訪視、術后病人規范交接以及正確書寫手術護理記錄單等項工作的落實情況。
(10)定期檢查供應室下收下送、滅菌物品環節質量要求、操作流程、各崗位職責落實情況以及消毒滅菌合格率。
(11)定期檢查其它特殊科室相關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工作。
(12)定期召開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成員會議,就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改進意見。
護理管理制度5
一、安全管理制度
1、認真落實各級護理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工作明確分工,團結協作,結合各科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
2、科室設安全員,每周進行安全檢查。護士長每月組織科內人員進行安全護理分析,發現事故隱患及時處理。
3、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與分級護理制度,按時巡視病房,認真觀察病情變化。
4、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預防院內交叉感染。
5、每天進行安全評估,做好標識。
對危重、手術、老年及小兒患者應加強護理,必要時加床檔、約束帶,以防墜床,定時翻身,預防褥瘡的發生。
6、劇、毒、麻、貴重藥品專人保管,加鎖,賬物相符。
7、搶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種類、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時(及時檢查、及時維修、及時補充),搶救器械做好應急準備,一般不準外借。
8、搶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時清點交接,嚴防損壞和遺失。
9、做好安全防盜及消防工作,定期檢查消防器材,保持備用狀態。
10、對科室水、電、氣加強管理,保證不漏水、漏電、漏氣;如有損壞及時維修。
11、內服藥和外用藥標簽清楚,分別放置,以免誤用。
二、護理缺陷高危因素防范要點:護士長對護理缺陷事故發生的高危因素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
(一)高危環節:治療、危重患者搶救、患者流動管理、工作交接、醫護合作性環節、新藥新技術應用環節。
防范:
1、對高危環節制定操作規范等預防措施。
2、加強操作過程中的督查。
3、經常查找不安全隱患,善于整改。
(二)高危人群:進修護士、實習護士、新職工;工作時注意力分散、情緒狀況不良、業務能力欠缺者;護患交流性格障礙者。
防范:
1、加強相關護理人員的培訓。
2、關心護士的工作、身心狀況。
3、盡一切可能消除交流障礙因素。
(三)高危時段:繁忙、中夜班、交接班、節假日等。防范:
1、護士長根據工作合理安排人力資源。
2、發揮護士長值班功能。
3、節假日有人員儲備、安全檢查等應對措施。
(四)高危意識:主觀意識過強,缺乏安全意識,法制觀念淡薄。防范:
1、加強法制學習,強化法律意識。
2、加強安全學習,運用舉一反三方法。
3、對護理缺陷、事故認真對待,嚴肅處理。
三、制訂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
(一)護理安全常抓不懈。
每位護士要主動查找護理安全隱患,護士長經常進行提問、分析、評價、總結。
(二)安全護理納入病房的目標管理。
1、根據病情、年齡、精神狀況,并結合病區環境,護士對患者做安全評估。
2、排班合理(人力資源充足、業務力量分配合理)。
3、開展新治療、新檢查、新藥物時應及時組織全體護士對相關知識的進行學習。
4、加強醫療儀器的使用與維護。
四、病房內有危重患者、重大手術及特殊治療護理時,及時向護理部匯報,并由護士長、高年資護師參加和指導青年護士工作、病情觀察,護理文件書寫及時、準確、認真、規范。
【護理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護理管理制度06-21
護理的管理制度01-21
護理安全管理制度04-20
護理文書管理制度02-24
護理安全管理制度09-05
病房護理管理制度03-18
病房護理責任及管理制度07-21
護理質量管理制度07-22
護理管理制度(精選12篇)07-07
護理部管理制度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