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建設用地收益專項管理制度

    時間:2024-11-01 10:09:30 偲穎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集體建設用地收益專項管理制度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那么擬定制度真的很難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集體建設用地收益專項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集體建設用地收益專項管理制度

      集體建設用地收益專項管理制度1

      第一條、為了合理規劃和保護城市中學、小學、幼兒園建設用地,促進教育事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本市市區的中學、小學、幼兒園的校園現有建設用地和規劃預留建設用地。

      第三條、中學、小學、幼兒園的規劃和建設,應當根據《福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和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合理布局,配套建設,逐步實施。

      第四條中學、小學、幼兒園的設置規模,應當按照規劃技術規范,根據所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數量和分布狀況合理確定。

      中學、小學、幼兒園建設用地面積,按國家和省規定的生均用地定額執行。

      第五條、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會同市教育主管部門確定中學、小學、幼兒園建設用地規劃紅線,報經市政府批準后公布實施。

      第六條、新區開發和舊區改建配套建設的中學、小學、幼兒園,其選址定點和設計方案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會同市教育等有關部門會審確定。

      第七條、建設項目按照規劃需要配套建設中學、小學、幼兒園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在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公告、出讓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等文件中明確中學、小學、幼兒園的用地面積和權利歸屬。

      規劃配套建設的中學、小學、幼兒園必須與建設項目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交付使用;建設項目分期進行的,應當按照規劃要求交付使用。

      規劃配套建設的.中學、小學、幼兒園,未經市政府批準,不得改變使用性質。

      本規定修改前配套建設的幼兒園的產權歸屬,適用當時的規定。

      第八條、嚴格控制拆遷或占用中學、小學、幼兒園的校舍或場地。因城市建設需要拆遷校舍的,拆遷人應當根據城市規劃要求,優先就地、就近安置,并按原面積和用途歸還產權,互不計價;因城市建設需要占用學校場地的,應當就近按原面積補還。

      第九條、禁止將中學、小學、幼兒園的規劃預留建設用地改作他用。因特殊情況需要調整的,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必須征得市教育主管部門同意后,報市政府批準。

      第十條、因市政建設等確需臨時占用中學、小學、幼兒園建設規劃預留建設用地,必須征得市教育主管部門同意后,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審批,并向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辦理臨時用地手續。禁止在批準臨時用地上建設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教育建設需要時,臨時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應當按規定的期限自行拆除,不予安置和補償。

      第十一條、不得在中學、小學、幼兒園的現有用地內興建教工住宅。

      不得在中學、小學、幼兒園的現有用地內興建與教學無關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因特殊情況確需建設的,須征得市教育主管部門和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同意后,報市政府批準。

      第十二條、未經市政府批準,擅自批準調整中學、小學、幼兒園規劃預留建設用地的,批準文件無效,調整的土地由市政府責令退回。

      第十三條、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用地批準書,擅自占用、改變中學、小學、幼兒園建設用地的,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和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第十四條、違反本規定,未按規劃要求配套建設中學、小學、幼兒園或者擅自改變使用性質的,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配套建設中學、小學、幼兒園的投資額百分之十至二十的罰款。

      第十五條、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本規定,玩忽職守,濫用權,造成損失的,視其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集體建設用地收益專項管理制度2

      第一章總則

      規定為規范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增值收益管理,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保障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的通知》規定,制定本辦法。

      規定《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實施細則的通知》(國土資發〔2015〕35號)確定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改革試點縣(市、區,以下統稱試點縣)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再轉讓環節征收的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以下簡稱調節金)管理,適用本辦法。

      規定本辦法所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是指存量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中,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確定為工礦倉儲、商服等經營性用途的土地。

      規定本辦法所稱調節金,是指按照建立同權同價、流轉順暢、收益共享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的目標,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及再轉讓環節,對土地增值收益收取的資金。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出讓、租賃、作價出資(入股)等方式取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收益,以及入市后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人,以出售、交換、贈與、出租、作價出資(入股)或其他視同轉讓等方式取得再轉讓收益時,向國家繳納調節金。

      第二章征收繳庫

      規定調節金由試點縣財政部門會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征收。

      調節金原則上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出讓方、出租方、作價出資(入股)方及再轉讓方繳納。

      規定調節金分別按入市或再轉讓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增值收益的20%—50%征收。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增值收益,是指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環節入市收入扣除取得成本和土地開發支出后的凈收益,以及再轉讓環節的再轉讓收入扣除取得成本和土地開發支出后的凈收益。

      試點縣綜合考慮土地增值收益情況,按照土地征收轉用與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在國家和集體之間分享比例大體平衡以及保障農民利益等原則,考慮土地用途、土地等級、交易方式等因素,確定調節金征收比例。

      規定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以出讓、作價出資(入股)方式入市的,成交總價款為入市收入。

      以租賃方式入市的,租金總額為入市收入。

      規定以出售、交換、出租、作價出資(入股)等方式再轉讓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再轉讓收入按以下方式確定:

      (一)以出售方式再轉讓的,銷售價款為再轉讓收入。

      (二)以交換方式再轉讓并存在差價補償的,被轉讓土地與交換土地或房產的評估價差額與合同約定差價補償款中較大者為再轉讓收入。

      其中,以除土地或房產以外的實物等非貨幣形式補償差價的,其評估價值為相應差價補償款。

      (三)以出租或作價出資(入股)方式再轉讓的,總租金、成交總價款為再轉讓收入。

      (四)以抵債、司法裁定等視同轉讓方式再轉讓的,評估價或合同協議價中較高者為再轉讓收入。

      (五)對無償贈與直系親屬或承擔直接贍養義務人,以及通過境內非營利社會團體、國家機關贈與國內教育、民政等公益福利事業的,暫不征收調節金。其他贈與行為以評估價為再轉讓收入。

      規定土地取得成本和土地開發支出的具體內容及標準由試點縣人民政府結合當地實際確定。

      無法核定本地區入市或再轉讓土地取得成本的,可根據土地征收或土地收儲的區域平均成本情況,制定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平均成本,或制定按成交總價款一定比例征收調節金的簡易辦法,由試點縣人民政府報省級財政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準后執行。

      規定試點縣應制定與城鎮國有土地相統一的農村集體土地基準地價體系。農村集體土地基準地價體系建立前,參照國有土地基準地價體系執行。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再轉讓價格低于基準地價80%的,試點縣人民政府有優先購買權。

      規定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交易通過土地有形市場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的,交易雙方簽訂書面合同,明確成交土地地塊、面積、交易方式、成交總價款、調節金金額、繳納義務人和繳納期限等。

      土地有形市場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管理部門應公開交易信息。

      規定調節金征收部門根據合同和交易信息,核定調節金應繳金額,開具繳款通知書。繳款通知書應載明成交土地地塊、面積、交易方式、成交總價款、調節金金額、繳納義務人和繳納期限等。

      調節金征收部門應定期公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成交及調節金繳納情況。

      規定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交易方按合同支付價款及稅費、調節金后,由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按規定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

      調節金繳納憑證是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再轉讓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的要件。

      規定調節金繳納義務人應按合同、協議及繳款通知書規定及時足額繳納調節金。

      對未按規定繳納調節金的,財政、國土資源等相關部門有權采取措施督促其補繳。

      規定調節僉全額上繳試點縣地方國庫,納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管理。試點期間省、市不參與調節金分成。

      調節金具體繳庫辦法按照省級財政部門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有關規定執行,暫填列政府預算收支分類科目“1039999其他收入”。

      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現金形式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按照壯大集體經濟的原則留足集體后,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公平分配。對以非現金形式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應加強管理,并及時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進行公示。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取得的收益應納入農村集體資產統一管理,分配情況納入村務公開內容,接受審計、政府和公眾監督。

      第三章使用管理

      規定調節金納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管理,由試點縣財政部門統籌安排使用。資金支付按照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有關規定執行。

      規定調節僉征收相關工作經費列入試點地方同級財政預算。

      第四章法律責任

      規定單位和個人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和《違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行政處分暫行規定》等國家有關規定追究法律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一)擅自減免調節金或者改變調節金征收范圍、對象和標準的;

      (二)隱瞞、坐支應當上繳的調節金的;

      (三)滯留、截留、挪用應當上繳的調節金的;

      (四)不按照規定的預算級次、預算科目將調節金繳入國庫的;

      (五)其他違反國家財政收入管理規定的行為。

      規定調節金征收、使用管理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在調節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工作中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的,依法給予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第五章附則

      規定在契稅暫無法覆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環節的過渡時期,除本通知所規定的與土地增值收益相對應的調節金外,須再按成交價款的3%—5%征收與契稅相當的調節金。具體比例由試點縣參照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規定的契稅適用稅率確定。

      與契稅相當的調節金由土地受讓方繳納。

      規定試點縣財政部門會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根據本辦法,制定本地區調節金征收使用管理實施細則,并報省級財政、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備案,同時抄報財政部、國土資源部。

      規定本辦法由財政部會同國土資源部負責解釋。

      規定本辦法執行期限為1日至31日。

    【集體建設用地收益專項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調研報告10-16

    集體建設用地建房合同12-28

    集體建設用地建房合同范本03-25

    建設用地申請書10-26

    建設用地申請報告04-01

    建設用地申請報告精選01-31

    建設用地申請報告04-16

    公共收益管理制度02-28

    項目建設用地申請報告02-19

    建設用地申請報告【精】10-20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中国久久99视频免费看 | 午夜精品影视国产一区在线麻豆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 亚洲乱AV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