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于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送教下鄉活動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1
10月29日在區教育局的安排下,崆峒區興和莊小學的八名優秀教師來到我校,在我校進行了教學活動和專題知識講座。我鄉參加此次活動的有中心小學12名教師及全鄉8所小學的教導主任。按照我校的安排,我們組織教師認真聽課,并結合聽課情況在課后進行及時研討,聽課教師對這三節課感觸極大,收獲頗深,研討氣氛熱烈濃厚,每位教師都談了自己的收獲,并寫出體會。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教學活動情況:
張進玲老師執教的四年級語文課《美麗的集郵冊》,課堂上教師教態親切自然,語言規范,有啟發性,教具準備充分,教學環節銜接緊密,教學效果明顯。整節課都是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度過,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愉悅了身心。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活躍。充分體現了年輕骨干教師極強的組織教學能力,展示了我區優秀教師的高超的教學技能和教學水平。
安波老師執教的四年級數學課《乘法分配律》,通過猜想、驗證、交流等方法,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探究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自己探究乘法分配律。重視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意識濃厚,學生人人動手,積極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流暢,教學環節齊全,時間分配和理,教學效果顯著。
鄭媛老師執教的三年級英語課《Unit2》,教態大方,教學手段靈活多樣,別具一格,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設計了一堂令人耳目一新的探索式教學。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輕松的氣氛中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二、專題知識講座:
評課活動結束后,緊接著興和莊小學的三名教師進行了專題知識講座。蘭玉江老師做了關于小學作文教學方法的講座。蘭老師從三個大的方面對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如何備作文教學課以及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做了詳盡科學的講述,這對我校從事語文教學的老師進行以后的作文教學帶來了相當寶貴的經驗。張建林老師做了關于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的講座。張老師對數學課教學中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思考,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列舉生動形象地例子,全面系統的闡述了數學教學中的心得體會。這對我鄉的數學教學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張春蘭老師做了關于規范班級管理的講座,結合她個人日常班級管理對做好班級管理促進教育教學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見和建議。這對我校老師今后進行班級管理,促進教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今后努力方向:
1、我鄉教師今后要認真鉆研教材,加強自身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把握教學目標及知識點、重難點,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嘗試實踐,把骨干教師的優質課做為一面鏡子和自己對照,在實踐反思中不斷提高自己課堂教學水平。
2、多進課堂聽課,評課,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加強交流、討論,形成研討的氛圍。在聽評課中找漏洞,彌補自己教學的不足。
3、教師要拉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愛生是教師的天性,教師愛自己的學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學生身上的可愛之處,這樣的愛才會是發自內心,持久的。基于這一點,教師更應該不斷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以滿腔的熱情關愛學生。
4、要在基本功、親和力,訓練學生上下功夫,從聽課中學生的表現來看,我們的學生見識少,膽怯心理嚴重,學生讀、說能力都需加強,因此課堂不是十分活躍,這與平時教師對學生訓練不到位有之間關系,今后這將是我們應該重視和加強的地方。5、建立健全教學管理機制,加強教學的日常管理。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研討活動。各學科教研組要定期的開展教研活動,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為我鄉的.教育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四、開展活動的幾點體會:
此次活動興合莊小學為我鄉各小學校帶來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三位教師自身素質好,基本功扎實,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方法多樣,思維活躍。送課的同時,他們將新的教學理念,好的教學方法帶到了我校。平時,由于各種原因,我鄉老師幾乎沒有走出去學習的機會,而此次骨干教師送課活動如同雪中送炭,讓我鄉的老師們足不出戶,就能最直接、最深刻地感受名師的風范。此次活動深深的觸動了我們每一位老師,對我們以后更好的從事教學具有深遠的意義。
此次送教活動,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需要總結的經驗還很多,我們期待這樣的活動能堅持經常的搞下去,為我鄉教育送來更多、更新的教學方法,促進我鄉教育教學和諧、快速發展。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2
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我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發揮典型教師的示范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指導方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比較偏遠的鄉鎮;到課堂上、師生中,了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整個活動中,我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發揮骨干教師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推動新的課程改革,送教下鄉活動效果顯著。
一、實現了送教者與看課者的雙贏
本次送教xxx學校,各校教師參加了觀摩。做為送課教師我精彩示范引領,課后教研員精當的點評,同時改變“一言堂”的局面,看課者也積極參與研討,送課教師與教研員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為教師充電。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我,使我深有感悟,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于自身專業化的成長。作為一名研究型教師,我積極投身于語文課程改革,通過不斷的學習、探索和實踐,探索出預習匯報課的教學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經實踐檢驗,我從調動學生的興趣入手,通過扎實有效的訓練,體現了開放的語文教學意識,在瑞廷鄉學校,面對陌生的學生不但可行,而且效果不錯!這無疑堅定了我本人的研究信心。我是第一次送教下鄉。為了更好的把課上好,我多次和教研員溝通、研究,反復修改教學方案。在鄒主任的指導下,終于上了一節原生態的、具有新理念的、基層教師能學得來的、有一定高度的閱讀課。受到了老師們的好評。
送教下鄉活動為鄉鎮學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著。
二、提高了教學觀摩課的可信度
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有不少教師對示范課表示懷疑,認為示范課就是表演課。為此我為了使教學設計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可操作性,所以我不受條件的限制,不管面對什么樣的學生,不管有沒有多媒體同樣能上好課。讓參與看課的教師真切地意識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觀條件的差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潛能”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在備課時考慮周到。所以,教師無論面對怎樣的學生,都會喚醒學生的學習的'潛能。
三、認識到自己教學的踐行者、研究者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梁,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我的課程視野開闊了,我學會思考了,教學研究意識也蔚然成風。
四、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為,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送往偏遠山區,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區進修學校組織送教下鄉活動。送教下鄉工作受到基層學校的好評和歡迎。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送教活動總結02-15
送法下鄉活動總結08-30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09-06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11-09
暑期“送教下鄉”活動總結07-24
“送教下鄉”活動思想總結02-26
小學“送教下鄉”活動的總結11-11
參加“送教下鄉”活動總結11-13
暑期送教下鄉活動總結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