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學校體育現狀調查研究

    時間:2024-07-06 17:39:13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內江市學校體育現狀調查研究

      論文關鍵詞:學校;體育;現狀
      論文摘要:四川省內江市教育行政部門及各級學校都相當重視搞好學校體育工作。根據本市學校體育工作的現狀,找出各個學校存在的差異,針對這些差異進行改革與完善,在體育教育創新方面,走上了快樂體育的道路,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學習。
      
      當前,學校教育正處于深刻的變革時期。上世紀末,我國已提出了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方針,其中作為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學校體育,在培養和提高青少年學生的素質過程中擔負起了越來越重要的歷史責任。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素質教育,內江市學校體育工作需進一步加強與提高。
      
      1.內江市學校體育工作的現狀
      
      內江市是一個相對其大城市經濟發展較慢的區,但是隨著內江市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學校體育工作管理的不斷加強,內江市學校體育衛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市領導對學校體育工作也相當的重視。在完善學校體育工作的有關法規、全面提高中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等方面想了很多辦法。第一、在教學質量方面,提出對體育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大力推進體育教學改革,配合教學課程的整體改革,在加強對體育工作的宏觀管理的條件下,在改革中使體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第二、在法規方面基本配齊有關學校體育工作管理、課程和學生個體評價的有關法規文件,對一些已不適應工作需要的法規文件進行修改,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進一步法制管理打下基礎。
      內江市的中小學,有在市區的、也有在郊區和農村,尤其農村學校居多。在經濟、學校的環境、硬件設施、學生的體育意識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到差異。首先,是學校硬件設施方面的差異,由于農村的學校條件相對落后,因此學校就硬件設施達不到相應的標準。第二,在學校教學水平上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些也是由學校經濟條件相對落后和教師水平差異而導致的。第三,學生之間體育意識的差異,在市區的學生體育意識相對完善,而郊區和農村的學生相對要差一些。要解決這種差異,必須要從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加強對郊區和農村學校的管理,結合當地與學校的實際,全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水平。第二,加強對郊區和農村體育教師的培訓,使其提高教學質量。
      
      2.關于內江市學校體育工作的改革
      
      2.1 學校體育工作改革的指導思想
      學校體育工作改革的指導思想是適應時代的變化和學生的實際,全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水平。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豐富學生的體育生活。進一步更新教學觀念,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改革的重點進一步轉向面向全體學生,使普及與提高兩方面工作協調發展、相互促進。在改革中求發展,在發展中總結經驗,逐步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學校體育發展模式。
      2.2 學校體育工作改革的具體工作任務
      學校體育工作改革的指導思想是采取抓經濟發達地區和落后農村地區的兩頭,帶動一般地區的工作方式,推出一批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發展學校體育工作的先進經驗和工作模式。在進一步完善法規文件,加強宏觀管理的基礎上,允許各地采用多種多樣的模式,因地制宜地發展本地區的學校體育工作,即在目標管理上盡可能明確具體,在工作具體內容和方式方法上,鼓勵對體育教學方面進行開拓和創新。逐步形成學校體育工作百花齊放、群雄并舉的局面,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的全面提高。
      2.2.1 完善學校體育工作的有關法規文件建設
      完善學校體育工作的有關法規文件建設就要配齊有關學校體育工作的管理、體育課程和學生個體評價的有關法規和文件,對一些已不適應工作需要的法規文件進行修改,與各部委和委內其他司局的文件內容進行協調使之統一,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進一步法制管理打下基礎,并把學校體育工作的管理納入教學和體育運動管理的體系中。
      2.2.2 推動學校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蓬勃發展
      推動學校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蓬勃發展的重點是解決在“雙休日”的新條件下,開展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新問題。采用多種方式逐步解決學生在休息日體育鍛煉少的問題,逐步形成社會體育、家庭體育、學校體育相互協調,互相促進。
      2.2.3 推進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
      推進中小學體育衛生教學改革是在進一步明確中小學體育課程性質和任務的前提下,探索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新模式。提高中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推行“中小學體育合格標準”,用這一標準來推動各中小學的校內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推動和完善和體育競賽和訓練,加強對體育教師的指導和培訓,提高體育教學研究工作,開展推動課程改革。
      2.3 體育教學面向快樂體育改革
      2.3.1 快樂體育改革的理論依據
      體育教學面向快樂體育在教育理論上,是以情感教學理論為基礎,認為體育教學過程是知、情、意統一的過程;在體育論上,是以主客體統一論為基礎,運動的主體和客體都屬于人的自身。同時,體育是滿足人類個體及社會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一種實踐活動,而這種實踐活動推動的主體也是人的自身,因此體育教學活動必須以學生自覺、主動為前提才可能取得成效。
      2.3.2 體育教學面向快樂體育的優化設計要點
      第一,在教學指導思想上,貫徹“健康第一”的方針,強調以人為本,面向終身體育。
      第二,在教與學的關系上,強調師生平等、合作互動、主導學生主體的和諧統一。
      第三,在教學的觀念結構上,強調體育課是情感與身體發展為一體的結構。
      第四,在教學方法上。強調啟發式的教學與發展式的教學相統一,強調學生自主學習。
      第五,在教學組織上,主張有序的課堂紀律與活潑和諧的教學氛圍有機結合,強調信息的多向交流與教學環境的優化。
      體育教學面向快樂體育就要從學生活動內在動因入手,以豐富多彩的內容,生動活潑的形式來吸引學生變被動強制為主動參與,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來。從而解決活動主體自覺積極性問題,其內容不限定只做操,更不限定只做廣播操,各種小型體育活動皆可。其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其內涵是健身、健心為一體。這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創新精神,發展良好個性,造就學生體育骨干。
      
      3.結論與總結
      
      內江市農村學生所占全區學生總數的60%以上。因此,加強農村學校體育工作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讓廣大農村學生同樣能享受體育教育,享受體育的快樂,獲得身心健康的發展。同時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強調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樹立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
      學校體育工作十分重要。它是貫徹教育方針、提高全民素質所必須的。學校體育通過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受教育者傳授系統體能運動和衛生保健知識,可以使他們增強體質,促進其體態的良好發育,同時也培養了受教育者頑強樂觀的心理素質,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嚴格的組織紀律性,以及欣賞和創造美的能力。學校體育是我國學校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張玉萍.中小學健康教育學研究[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2005,(3).
      [2]鄭強芬.體育對中小學生個性發展影響的研究[J].體育教育學刊,2001,(3).
      [3]李用.學校衛生工作管理的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2002,(5).

    內江市學校體育現狀調查研究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內江市學校體育現狀調查研究】相關文章:

    中職學校陽光體育調查研究論文03-13

    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調查與分析11-21

    論農村學校體育教學現狀02-24

    城市學校體育教育現狀與思考論文03-13

    學校體育教學中武術教育的現狀與對策02-24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現狀的調查研究03-05

    普通專科學校體育課現狀及體育興趣的培養論文03-13

    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育現狀探討論文03-13

    我國體育消費現狀的研究與分析11-18

    用人單位人才需求與畢業生就業現狀調查研究的論文03-25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又黄又湿又高潮不卡网站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综合网 |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 午夜电影网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日本免费一区小泽玛利亚视频 |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