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時間:2022-09-06 10:51:49 主題班會 我要投稿

    2022一年級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22一年級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通用10篇)

      一年級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感受4|4拍的音樂節奏;

      2 、積極參與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學會唱歌并合拍;

      3 、激發幼兒對歌唱表現的興趣。

      重點難點:

      在聽音樂打節奏時示范和指導,在表演合唱中要將“一閃一閃”的跳躍感唱出來,在用手作“閃”的動作時注意合拍和跟節奏。

      活動準備:

      小星星粘貼及太陽月亮頭飾各一個;

      《小星星》磁帶、歌曲圖譜

      活動過程:

      一、音樂欣賞及感受4|4拍音樂節奏,欣賞《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師一起隨著節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節奏。

      二、圖片引入主題,欣賞歌曲:每當天黑了,天空中就會出現許多許多的小星星,你們見過他們嗎?

      1、你覺得小星星在天空中像什么?

      2、欣賞歌曲《小星星》;“星星寶寶快樂的唱起了歌。聽——”

      3、歌曲里的小星星像什么?為什么說小星星像眼睛?

      三、再次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1、第二次欣賞歌曲《小星星》:“聽聽小星星在天空中,是怎樣的?”

      小結:一閃一閃、掛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許多小眼睛;進一步熟悉歌詞。

      2、“怎樣唱出小星星一閃一閃的?”

      ★教師示范,引導幼兒唱出“一閃一閃”的跳躍的感覺;

      ★運用手勢配合唱出“一閃一閃”的跳躍感;

      四、和老師一起運用跟著錄音帶學唱;

      1、運用歌曲圖譜,結合手勢動作,提示幼兒說歌詞;

      2、運用歌曲圖譜,結合手勢動作,鼓勵幼兒大膽的跟著錄音唱;

      3、看著圖譜和老師一起唱;

      4、請個別幼兒唱,老師和其他幼兒隨著節奏做動作;

      5、請幼兒來當星星寶寶唱歌,老師當月亮媽媽表演動作;

      6老師扮演月亮媽媽,幼兒扮演星星寶寶一起邊唱邊隨歌曲有節奏的做動作;結束。

      節奏——角落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樂曲、表現樂曲

      1.角落活動中熟悉樂曲、感受樂曲節奏、嘗試表現樂曲。

      (1)聽賞樂曲,感受樂曲的優美,激發幼兒對樂曲的興趣。

      說明:在角落活動中引導幼兒花幾分鐘的時間聽一聽樂曲,感受樂曲的優美。此內容可延續4-5天。

      (2)聽賞樂曲、感受樂曲,可以引導幼兒用不同方法嘗試表現樂曲。如幼兒可以用舞蹈動作表現樂曲,幼兒也可以借助各種打擊樂器表現樂曲。

      說明:這一階段幼兒在角落里玩的時間可以有10天左右。教師指導的重點是不斷挖掘幼兒的閃光點,譬如幼兒用不同的樂器表現樂曲、用不同的動作表現樂曲等。最主要的是鼓勵幼兒大膽地表現以及幼兒初步的4/4節奏感。這里要提醒的是4/4節奏也可以有不同的節奏型,如X — — — | X — — | ;如:— X — | X — X —| ;如:X X X X | X X X X | ;又如XX XX XX XX | XX XX XX XX |。教師可通過每次角落游戲的講評讓幼兒體會角落活動中的成功和愉悅。

      (3)注意生活中引導幼兒多感受不同4/4節奏,

      如 X X X X | 如 X X X X | XX XX XX X | 又如:XX XX X | X X XX X |

      請你過來! 我們都是 我們 都是 好朋 友 我呀 長大了,你 也 長大 了!

      集體活動中大膽表現音樂、表現音樂節奏

      2. 集體活動中大膽表現音樂、表現音樂節奏

      老師和幼兒共同聽賞樂曲,感受樂曲優美,知道這首樂曲的名字叫“小星星”,講的是小星星的故事。

      A.游戲“快樂大轉盤”。

      游戲玩法:老師扮演月亮姐姐,小朋友是滿天的星星。星星圍成大圈,月亮姐姐在中央。音樂前奏起月亮姐姐轉圈;星星跟著音樂拍手。前奏結束前月亮姐姐要點到一顆小星星,小星星就馬上起來,跟著音樂做動作(如眨眼、睡覺、或者跳舞)。其他小星星和月亮姐姐都必須馬上跟著他(她)一起有節奏地動作,直至樂曲結束。待到間奏起,

      月亮姐姐再次轉圈去另一顆小星星,游戲如此循環反復。

      游戲規則:小星星必須跟著音樂節奏做動作。別人做過的動作就不能再做,否則算輸。

      說明:這個游戲能夠充分激發幼兒興趣和積極性。在鼓勵幼兒大膽地模仿別人動作并表現音樂中,教師的指導重點放在讓幼兒按音樂節奏活動,并不重復別人的動作,更應放在幼兒會用動作展現不同的節奏型。如有幼兒用 X X X X X X | 應該表揚

      點頭 點頭 拍手拍手 拍手拍手

      而有幼兒用 X — X — | X X X X | 也該好好鼓勵。

      扭屁 股 扭屁 股 拍手 拍手 拍手 拍手

      B.引導幼兒聽一段新的音樂(同一旋律的不同樂器演奏)鼓勵聽到不同樂器演奏表現不同動作、玩法、規則。指導重點同前。

      說明:不同樂器表現同一旋律效果不同,如由小提琴演奏出的旋律較為流暢優美,幼兒的動作應該較為舒展、柔美;而由鋁板琴演奏的旋律則感覺更多的是有節奏、有彈性。不同的樂器應該引導幼兒用不同動作表現。

      3.在角落游戲中進一步體會歌曲。

      表現角中讓每一個幼兒能有機會參加活動,進一步表現樂曲,感受節奏。此內容可在表演角里再延續10天左右。

      繼續在角落里引導幼兒大膽地用各種動作表現不同的節奏型,在角落活動的講評中展現幼兒的游戲,以此讓幼兒體會成功體會愉悅。

      一年級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從聆聽《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樂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盡可能展開想像、聯想,即興創作以“春”為主題的音響作品

      2.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舉行音樂會》,并進行打擊樂伴奏的編創活動,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頌

      3.聽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時值長短,并能在實踐活動中運用。

      教材分析:

      1.柳琴獨奏《春到沂河》

      樂曲采用了濃郁的山東風味的旋律,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曲中的引子和第一部分就是以山東民歌《沂蒙山好風光》為素材,加以提煉和發展而成的。

      2.小提琴協奏曲套曲《春》

      這首樂曲系18世紀意大利作曲家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中《春》的第一樂章。作曲家也往往在旋律或伴奏背景中模擬淙淙泉聲、啾啾鳥鳴等音響使聽者聯想起春天。維瓦爾第的這首樂曲是描寫春天的范例中最早的一首。

      3.歌曲《嘀哩嘀哩》

      這是一首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歌曲,曲調歡快活潑,它以天真的語氣歌唱美麗的春天,抒發心中無限歡樂的感情。歌曲為4/4拍,大調式,采用帶再現的兩段體結構。每樂段由四個樂句構成,結構規整。

      4.歌曲《春天舉行音樂會》

      這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跳動的節奏,流暢的旋律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機的春色圖景。富有形象的象聲詞奏響了一曲優美動聽的“春天交響曲”。歌曲為2/4拍,一段體結構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春到沂河》歌曲《嘀哩嘀哩》

      教學目標:

      1.從聆聽《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盡可能展開想像、聯想,能邊聽音樂邊用動作來表示樂曲的變化

      2.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進行打擊樂伴奏的編創活動,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頌。

      3.學會十六分音符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歌

      二,欣賞《春到沂河》

      1.以山東民歌《沂蒙山好風光》為欣賞《春到沂河》的導入

      (1)欣賞女聲獨唱《沂蒙山好風光》。

      (2)隨教師的琴聲視譜哼唱《沂蒙山好風光》曲調

      2.聆聽《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聽兩遍)。師問:

      (1)這段曲調熟悉嗎?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這段曲調給你們的情緒以什么感受??

      3.介紹柳琴的形狀與音色特征。

      4.看著書上的圖形譜,完整地聽全曲,比較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速度變化。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紹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導學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東民歌為素材改編的樂曲。

      6.再次完整地聆聽全曲。從樂曲的名稱(標題)及三部分的速度變化,即興用動作來表達對樂曲的感受與理解。

      三、學習《嘀哩嘀哩》

      1.導入:誰能模仿小黃鸝鳥的鳴叫聲?如果你不會的話,請聽聽歌曲中的小黃鸝鳥叫

      2.聽歌曲范唱(錄音或教師示范)

      3.請你模仿歌曲中的黃鸝鳥叫聲

      4.講解十六分音符的時值。

      A、在歌曲黃鸝鳥的叫聲中模仿其節奏,從模仿實踐中感受“”的長短B、十六分音符的時值長短,在復習四分、八分音符時值的基礎上,通過比較,讓學生理解。

      5.再聽歌曲范唱,要求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

      6.學習曲調:分兩部分學唱,

      (1)前16小節的學唱曲:聽出這16小節中的相同樂句是哪一句?先學唱這8小節,然后在學唱其他8小節

      (2)后16小節從聽辨相同節奏地樂句切入,學唱好8小節,然后再學唱最后8小節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學唱歌詞,唱好全曲

      8.讓學生自己為歌曲第二部分選用合適的打擊樂器編創伴奏,要體現

      學生的自主性,尊重他們的創作,在嘗試實踐的基礎上,選擇最好的方案。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表演《春天舉行音樂會》創編活動

      教學目標:1、學會歌曲并進行表演

      2、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創編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創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1、學生聽《春天舉行音樂會》的伴奏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歌

      二、學習《春天舉行音樂會》

      1、談話導入:大自然里有各種美妙的聲音,你能用人聲來模仿一下嗎?春雷的聲音?春水的聲音?春雨的聲音?春風的聲音??

      ??這些聲音組成了春天的音樂會————課題揭示的《春天舉行音樂會》。

      2.聆聽范唱(教師示范或聽錄音)

      3.設問:這場音樂會的指揮是誰?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4.學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節):?

      (1)有感情地、有節奏地吟讀歌詞(按音樂節奏)

      ?學生吟誦歌詞時,教師彈這16小節曲調為他們伴奏,既作為背景,又為學曲調鋪墊,注意:

      (2)在有感情熟讀這段歌詞的基礎上,學會曲調與歌曲

      5.學唱歌曲第二部分:(以樂句為單位,以聽唱法為主學唱曲調。“春天舉行音樂會”是點題樂句,也是全歌的^***,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動作表演

      7.以打擊樂伴奏渲染其氣氛

      8.打擊樂的編創有兩個方面:一是選擇樂器,二是選擇節奏

      三、 創編活動

      1.啟發引導談話,本課聽的、唱的音樂作品,都集中表現一個主題,即大自然的春天。表現春天的音樂作品有成千上萬,都是作者對“春天”的有感而發,我們每一位學生也度過了九個、十個春天,你們能否也嘗試一下創作……2.課本上有四幅圖,你們還可以畫出更多的春天的畫面,在欣賞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現,你們可用打擊樂或你們各自所掌握的各種樂器(凡是能發出聲音的物體都可以來表現),用你的想像去創作吧。

      3.創作活動可以一個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創作,也可以是小組,請大家自由結合,充分想像,即興創作。

      四、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欣賞《春》復習《嘀哩嘀哩》《春天舉行音樂會》節奏教學

      教學目標:1、通過節奏練習鞏固掌握XXX 和 XXX的節奏型

      2、通過欣賞《春》讓學生感受回旋曲式,感受標題音樂的造型手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復習歌曲《嘀哩嘀哩》《春天舉行音樂會》

      學生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三、欣賞《春》

      1.在歌曲《嘀哩嘀哩》聲中導入本課的欣賞師問:歌曲《嘀哩嘀哩》講的是什么主題??

      2.聽《春》的主題音樂師問:你能從這一段音樂聲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個季節?說說你

      3.分別聆聽第一、二、三插段音樂。

      4.完整地聽全曲,邊聽邊看著課本上的圖形譜及插圖,想像音樂所描寫的情景,并校對、調整自己剛才填寫的^解答

      5.用彩色筆涂色塊,描述音樂的情緒變化與發展

      想像音樂描寫的情景,啟發學生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示音樂的情緒發展。不要求統一^解答,只要大致情緒(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四、 音樂節奏的聽辨練習

      1.聽辨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注意力與記憶力。能辨別前十六分 音符節奏與后十六分音符節奏

      2.教師還可以自己編三條節奏,讓學生聽辨。

      3.可以讓學生創作三條節奏進行聽辨

      4.三條節奏要同時拍擊,并可以重復二到三次

      5.聽辨后讓全體學生模仿拍擊。

      一年級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律動、游戲帶領小朋友熟悉新環境。

      2.通過學唱《我們一起來唱歌》,讓學生相互認識,彼此感到不陌生。

      教學重難點:

      通過多種手段帶領每一位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初步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愛好。

      教學過程

      步驟與環節

      一、組織教學

      二、認識音樂娃娃

      三、音樂游戲《傳、傳、傳》

      四、歌曲《我們一起來唱歌》

      五、總結

      教師的指導活動

      1.組織學生按照已排好的圓形座位坐好。

      2.宣布課堂秩序

      出示音樂娃娃:“小朋友在這奇妙有趣的音樂樂園里,將由這三個音樂娃娃為你們做導游,他們會帶領你們認識許許多多最最快樂的朋友,你們想跟他們交朋友嗎?

      3.放音樂《傳、傳、傳》 “……下面我們一起來聽‘唱唱’為我們帶來的一首好聽的歌《傳、傳、傳》”

      4.放音樂(第二遍)

      5.宣布游戲規則“……大紅花傳到誰,誰就走出來作自我介紹”

      6.導入:‘唱唱’可是一個天生的歌唱家,今天我們在音樂樂園里要跟‘唱唱’學 好多的歌兒,下面我們和‘唱唱’一起來唱歌,好嗎?

      7.彈琴伴奏

      8.彈親伴奏

      “今天老師把小朋友帶到音樂樂園,認識了哪些朋友?你們快樂嗎?”

      學生的學習活動

      按個子高矮排隊等待認識“唱唱”、“聽聽”、“動動”三個音樂娃娃。

      1.坐在原位隨節拍拍手。

      2.跟著學唱。

      3.按節奏順時針傳大紅花。

      4.跟著老師唱第一段歌詞

      5.學唱第二段歌詞,在囗處填上自己和認識的小朋友的名字。

      6.鞏固歌曲

      ①兩個熟悉的小朋友一起唱,商量好歌中名字的先后。

      ②跟隨琴聲唱。 自由回答

      設計意圖

      把學生從教室里“秧田”式的座位改成開放型的圓形座位,給學生帶來新鮮感,也為活動帶來方便。

      通過游戲,讓小朋友互相認識,消除了害怕的情緒,同時又增添了許多樂趣。通過這首歌的學習,鞏固了小朋友在前面游戲中認識的新同學的名字,增進了友情。

      課堂小結:本課中的《我們一起來唱歌》和游戲《傳、傳、傳》目的都是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三個音樂娃娃的出現明確了每個環節的活動內容:唱、動、聽。

      一年級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歌曲《春曉》的學習,感受音樂與古詩的完美結合,對以我國古典詩詞為題材的現代音樂作品有進一步學習的愿望。

      2、通過用不同的速度來演唱歌曲《春曉》,體會不同的速度對音樂情緒和音樂形象所產生的作用。

      3、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創作表現《春曉》。

      教學重點、難點:

      1、八分休止符的運用

      2、附點節奏的演唱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導入

      師:同學們聽過《春天在哪里》這首歌嗎?讓我們隨著音樂跳起來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學們,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季節,春天是那樣的美,到處是萬紫千紅,到處是花紅柳綠,哪位同學能夠用你的歌聲來表現春天呢?

      ——讓學生自由演唱。

      3、剛才大家演唱了贊美春天的歌曲,還有哪些同學能夠吟誦贊

      美春天的古詩呢?

      三、古詩文化

      1、剛才有位同學吟誦了《春曉》這首詩,你們看,唐朝詩人孟浩然多了不起,僅僅用了20個字就描繪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來感受這美妙的詩句吧!

      ——師生共同誦讀古詩。

      2、提問:讀了這首詩,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生自由回答。

      3、師:大家說的太好了,面對這么美麗的春光,我們的詩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覺曉,??”

      ——師配樂朗誦。

      四、學唱歌曲

      師:同學們知道嗎,這首詩還能唱一唱,這種唱法叫古詩新唱,想聽聽嗎?

      1、欣賞童聲合唱《春曉》,感受歌曲情緒。

      2、出示歌單,老師做示范演唱。

      3、老師逐句教唱。

      4、老師唱詞,學生唱la音。

      5、輕聲演唱歌詞。

      6、解決難點:

      1)歌曲的四個休止符處加上四個動作:聽、聽、看、搖頭。

      2)最后一句附點節奏

      7、再次輕聲、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領唱,男聲伴唱。

      9、男生領唱,女生伴唱。

      10、分組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創作表現《春曉》。

      11、教師指揮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處理

      1、師分別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請學生仔細聆聽后說一說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緒有什么不同。

      2、排練合唱《春曉》,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節目——大合唱《春曉》。

      六、小結

      感謝全體同學,你們的歌聲又一次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讓我們在美妙的歌聲中結束這節音樂課吧! (齊唱歌曲)

      一年級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1、能用優美、動聽的歌聲演唱《小青蛙找家》的歌曲,在唱唱、動動無形中接受、ХХ∣ХХХ|的節奏。

      2、模仿小青蛙的動作準確地與音樂一起開始音樂游戲。

      3、進行歌曲表演活動。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學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并創設情景讓學生積極參加游戲活動。

      2、啟發學生對歌詞進行表演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3、學生通過演唱和表演來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從小培養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并進行游戲和節奏練習。

      教學難點:

      1、如何指導學生用準確的聲音和動作來體現歌曲中的意境。

      2、采用不同的表現方式進行節奏練習活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動物頭飾、歌詞卡片等。

      教學年級:小學一年級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跟著琴聲師生互動、問好。)

      二、新課導入。

      師:今天我請來了許多的新朋友,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誰呀?

      生:想。

      師:那么我們就請他們出來吧!(課件展現動物的圖片)

      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鴨子、小雞、山羊、小狗、小貓、青蛙)

      他們都是怎樣給大家打招呼的呀?(模仿動物的叫聲)

      三、學習新歌《小青蛙找家》

      1、故事《小青蛙找家》引入,課件動畫展示。

      2、提問:怎樣幫助小青蛙找家?

      3、播放歌曲,聆聽《小青蛙找家》。

      4、歌詞卡片展示,學唱歌曲。

      5、課件出示節奏譜,指導學生接節奏譜讀歌詞。

      6、練習歌曲中的節奏。

      7、采用聽唱法跟琴學唱歌詞。

      8、歌曲練習。

      四、音樂游戲《小青蛙找家》。

      師:因為我們送小青蛙到它的媽媽身邊,青蛙媽媽 為了感謝我們,特地讓小青蛙來請小朋友去它家參加宴會,但是要求要學會青蛙跳,才能去參加。

      1、 全班學習青蛙跳,隨著音樂一起跳舞。

      2、展示青蛙頭飾,請表現好的同學上來表演。

      3、分組表演,比賽看誰跳得最快、最遠。讓全體學生都到教室中央來隨音樂一起動作,唱跳跳,呱呱時把自己的座位當作家來進行表演。

      五、結束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認識了許多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都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一定要愛護小動物,讓它們在大自然的家中快樂地生活。小動物跟小朋友們出來玩,它們的媽媽在家會著急的,我們一起帶小動物們回家吧。在歌聲中學生走出教室。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要求學生學會一些簡單的節奏,我采用故事的情景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并聯合舞蹈讓學生能邊唱邊跳進行表演,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對音樂課產生興趣。總體達到了教學目標,但是在很多細節上還是沒有處理好,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一年級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3.能正確演奏串鈴、三角鐵、哇鳴筒、舞板這四種打擊樂器,能分辨其音色,說出其名稱。

      4.能學會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正確演奏串鈴、三角鐵、哇鳴筒、舞板這四種打擊樂器。

      5.難點:能分辨其音色,說出其名稱。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打擊樂器若干

      教學過程

      五、情境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天氣可真好,老師帶你們一起去交游,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出發吧。(律動)

      六、自制簡單的打擊樂器

      1、檢查學生準備制作打擊樂器的材料。

      2、引導學生采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使自備的材料發出各具特色的音響。

      3、引導學生用上述材料分別演奏自編或教材提供的簡單節奏自編或教材提供的簡單節奏型,讓他們聆聽不同的材料通過不同的演奏方式所發出的各具特色的音響效果。

      4、教師彈奏一些學生熟悉的曲調,讓他們操起手中的“樂器”,用一些簡單的節奏型為曲調即興表演。

      七、 認識四種打擊樂器

      邊介紹各種樂器的特色特點和演奏方法,邊示范,并讓學生“敲一敲,聽一聽”。

      八、學唱《蒙古小夜曲》

      1、利用歌詞意境邊講故事邊唱,啟發學生。

      2、唱一唱

      (7)范唱。

      (8)邊想像邊跟唱一唱,邊唱邊用打擊樂器伴奏,進入音樂情境。

      3、讓學生互相評價,評一評誰配得最好。

      九、結束

      小朋友們,天快黑了,我們該回家了。看,小火車來接我們了。

      課件:小火車出現,播放歌曲《火車開啦》。

      聽音樂出教室。

      一年級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對詩詞歌賦、繪畫、舞蹈、音樂藝術的鑒賞,使學生學會運用簡單的藝術表現方法,親自參與藝術實踐和藝術表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詩詞、歌賦、繪畫、演奏、舞蹈、制作等去謳歌贊美春天,從中領略藝術的無窮魅力,繼而產生熱愛大自然、珍惜大自然、謳歌大自然的美好心愿。

      重點難點:

      重點:歌曲的表演及情感的體驗。

      難點:通過各種手段讓學生了解藝術是相通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軟件、鋼琴、水彩、剪紙、圖畫紙、頭飾。

      教案設計:

      一、組織教學:

      教師有意在室中布置幾盆花,學生隨鋼琴曲《春之歌》進入教室,按半圓形位置坐好。

      設計意圖:舒緩、柔和、優美的鋼琴曲《春之歌》,加上幾盆含苞欲放的花給學生帶來的絮絮春意,引發出他們對春天思索的興趣。

      二、導入

      1、春天來了,大自然都發生了哪些變化?欣賞圖片集——春天的大自然(放多媒體軟件)

      2、學生配樂朗誦《春天在哪里》,學生自選頭飾表演舞蹈劇:《春天在哪里》

      春天到了,積雪慢慢融化,大地從沉睡中蘇醒,小燕子飛來了,在枝頭上高唱,小狗也出來了,小兔子也出來了,花兒開了,柳枝吐出了嫩芽,泥土散發出芳香。蝴蝶、蜜蜂跳著歡快的舞蹈。瞧,小朋友們也跑來了。他們手拉著手,歡呼著,跳躍著,歌唱著美麗的春天。(放歌曲《春天在哪里》部分學生舞蹈)

      春天是發芽的季節,我們是求知、憧憬的季節,春天是我們,我們是春天,春天和我們永遠是伙伴!

      師:同學們讓我們隨著春天的旋律,踏著青春的腳步,去擁抱春天,歌唱春天吧!

      設計意圖:通過舞蹈劇《春天來了》創造一種歡快、愉悅、熱烈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新課教學

      1、有感情地朗誦歌詞,并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劃拍方式為歌曲伴奏。

      2、指導學生用歡快、明亮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1、教師范唱讓學生感受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春天。激發學生學習的渴望和熱愛春天的情感。

      2、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己實踐采取不同的劃拍方式,感受歌曲三拍子的特點,從而解決歌曲中的難點。

      3、引導學生用歌聲感受春天的同時提高學生歌曲演唱能力。

      四、學習交流、展示及實踐

      歌頌贊美春天的詩句、歌(樂)曲、繪畫作品、舞蹈等你們知道哪些?

      學生集體討論后盡量用“詩”“畫”“樂”相結合的形式展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多種藝術形式去感受春天,贊美春天,共同分享春天帶來的喜悅,同時學生的才藝得到展示,藝術能力得到提高。

      一年級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通過歌曲的演唱,學習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2、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用敲擊各種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體驗音的強弱。

      教學重點:

      1、通過歌曲的演唱,學習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2、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用敲擊各種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體驗音的強弱。

      教學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問好!

      2、發聲練習。

      3、復習歌曲。

      二、基本部分:

      1、通過聽《閃爍的小星》的錄音范唱和教師的`范唱,讓學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風格、旋律、節奏。

      2、輕聲有感情地隨音樂讀歌詞。

      3、聽著教師的琴聲,輕聲地填詞,教師注意發現問題,糾正演唱中的錯誤。

      4、能正確地演唱時,可合著錄音伴奏。

      5、聽范唱,分小組自編動作表演。

      6、教師可不要求動作統一,鼓勵學生發揮各自的想象力,編創自己獨特的動作來表演。

      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結束

      一年級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9

      教學內容:表演歌曲《牧童謠》

      教授對象:一年級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講授法、聽唱法、情景教學法

      教學準備:鋼琴、多媒體音樂課件、教材

      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歌曲,學生能夠對 “mi,sol,la,re”的音高有所感知。

      2、能夠風趣、準確的演唱歌曲,唱出湖北民歌的這種味道。

      3、通過學習敲擊雙響筒,加深對音樂以及樂曲強弱的體驗與感受。

      教學重點:能夠用風趣地情緒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對“mi,sol,la,re”四個音的音高有初步的感知,學習“la”的柯爾文手勢。 教材分析:歌曲《牧童謠》是一首湖北民歌,4/4拍子,五聲商調式。歌曲的節奏抒展,旋律優美抒情。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描繪天上太陽放光明和地上草兒青又青的田野風光,抒發了小牧童悠閑放牧的愉快心情。歌詞中巧妙運用“那斯那斯嗨”的襯詞,簡單易學,利于傳唱。也方便學生編創回答式的歌詞。全曲由re 、mi、 sol、 la四個音構成,以生動有趣的問答式的歌唱表演形式來反映牧童在放牧時的愉快心情。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聆聽音樂《牧童短笛》進入教室。

      (設計意圖:在優美音樂聲中進入課堂,創設輕松、自由、愜意的課堂氛圍。)

      2、發聲練習:

      (1)唱音階,復習柯爾文手勢。遇到5、3、6、2四個音時教師示范帶下手勢,讓學生重點感覺這幾個音的音高。(這里學生不需要做柯爾文手勢,教師邊彈琴邊做手勢引導學生唱準音高。)

      (2)模唱55556-- 55553-- 33332---

      (設計意圖: 6是這課要學的柯爾文手勢,通過圖形譜的輔助與柯爾文手勢的結合作用,學生對音高有了初步的、形象地感知。)

      二、導入新課:

      1、老師展示《牧童短笛》的動畫片。

      師:小朋友們看看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

      (用生動活潑的音樂動畫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將他們帶入牧童、笛聲、晚霞優美、寧靜的氛圍中。)

      生: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著竹笛。

      師:哦,原來是一位小牧童。他吹的好不好?笛聲美不美?那么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他吹的是什么曲子嗎?

      生:想。

      師:那么下面請大家豎起耳朵,我們一起來欣賞小牧童在他放牧時演唱的一首童謠——牧童謠。

      (設計意圖:先動畫片導入,吸引了學生,抓住了低段學生的喜歡生動、形象的事物的年齡特點,再激趣談話引導,引出歌曲題目,層層遞進,循循善誘。)

      三、學唱歌曲《牧童謠》:

      1、初聽歌曲,請學生回答歌曲的演唱情緒。(活潑歡快/抒情悠揚)。學生聽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歌曲的 旋律把身體動起來。(設計意圖:了解歌曲的演唱情緒,為有感情的學唱歌曲打下基礎)

      2、介紹歌曲:大家知道這位小牧童的家鄉在什么地方嗎?請同學們翻開課本10頁,這是一首湖北民歌《牧童謠》。湖北地處江漢平原,每到春夏就會看到草地上、池塘邊那一群群的牛羊吃著草兒在悠閑的散步,只見他們的小主人,一個個的小牧童坐在大樹下,吹著竹笛,唱著歌曲。這首《牧童謠》就是其中的一首。(設計意圖:以兒童話的口語 來介紹歌曲,讓學生有聽故事的感覺,抓住了學生的興趣)

      2、復聽歌曲,請同學們“跟我做”。隨老師打強弱拍(拍手、握拳、拍手心、握拳)。 四拍子強弱規律(強、弱、次強、弱)。教師先喊后號帶學生念拍手、握拳、拍手心、握拳,慢慢的再念強、弱、次強、弱,讓學生了解四拍子的強弱規律,再配上音樂打拍子。(設計意圖:通過“跟我做”,讓學生動起來,師生互動,了解四拍子的強弱規律,為接下來的學習歌曲鋪墊)

      3、學生聽音樂,看歌詞內容體會歌詞特點。

      師:同學們表現的這么棒,接下來請同學認真聽音樂,再仔細看歌詞,看看哪位同學發現這首歌的歌詞有什么特點?

      (襯詞,放牧時的吶喊聲;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

      (1)、吶喊聲老師演示一次,再帶著學生跟琴唱一次,完成前兩句歌詞的學唱。

      (設計意圖:教師生動的演示,讓學生有強烈的視聽感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

      (2)有節奏的一句一句的念歌詞。就把歌曲第三句的樂句念下。再重點講解下最后一段的歌詞講法,特別注意光明兩字的念法。

      (設計意圖:有節奏感的念歌詞,調動學生念歌謠的積極性,一問一答的念歌詞,很快就記住了歌詞的內容,為歌曲打下基礎)

      4、同學們想不想唱一唱?老師彈琴帶學生唱。教師唱響些,學生輕些。最后一段教師一句一句帶學生唱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情況定的教學方法,前面學生的聽,念,已經對歌曲有了一定的學唱基礎,直接帶學生唱,加快進度,讓學生的積極性一直調動著,那么最后一段一句一句帶學生唱,是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定)

      5、師生接龍唱歌詞,襯詞部分老師唱,第三句樂句部分學生一句一句來。最后一段重點跟唱。 (設計意圖:前面念歌詞時用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腦子里有這樣的印象,現在唱歌詞也用這樣的方式,配合得當,學習效率比較好)

      6、男女生對唱,一段一段來。

      (設計意圖:一段一段唱,有效的學習了這首歌曲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達到了教學目標)

      7、解決問題——糾正——演唱鞏固。

      8、情緒處理:那——要唱清楚;嗨——要保持住。

      9、跟伴奏最后來一遍。

      四、歌曲的編創與活動:

      1、演唱歌曲,襯詞部分唱簡譜打手勢,第三句唱歌詞。

      2、歌詞部分師生對唱。(師問生答)

      (設計意圖:發聲練習時,襯詞部分的音已經學習過柯爾文手勢,現在放在歌曲里面進行鞏固,層層遞進,循循善誘,達到教學目標)

      五、歌曲的拓展

      1、用打擊樂器雙響筒為歌曲伴奏,老師先示范正確的演奏方法,并注意打出強弱節奏規律。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合適的伴奏音型,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伴奏。其他同學打強弱拍子為歌曲伴奏。

      2、小組合作表演:請一組同學演唱,一組用嘴巴模仿雙響筒給歌曲伴奏,一組用雙響筒伴奏。 (設計意圖:認識、學習雙響筒,并引導學生用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喉嚨發出的聲音,為歌曲伴奏,并提示要注意強弱拍的打法,完善了歌曲的學習。)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跟隨著這位牧童小朋友學習了他們家鄉湖北的民歌《牧童謠》,還認識了新朋友“la” 和它的手勢,了解了它在音階上的位置和音高。同學們還能很好的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這首歌曲的歌詞是牧童小朋友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創編的,那同學們能不能根據自己的生活采用這種一問一答的形式創編歌詞呢?這是留給同學們課后的一個作業。另外老師還希望,我們同學們也要學習小牧童,做個懂事的好孩子,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說好不好。(設計意圖:以兒童話的口吻來總結結束今天的課堂,層層遞進,循循善誘,最后還深入德育教育,達到了情感升華)

      一年級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10

      第1課春天

      教學內容:

      聆聽《杜鵑圓舞曲》,聆聽《小燕子》,表演《布谷》,表演《小雨沙沙》。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聆聽歌(樂曲),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春天。

      2、通過演唱《小雨沙沙》,引導學生細心地觀察事物,啟迪學生熱愛大自然。過程與方法

      3、用柔和的聲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鵑圓舞曲》相比較,說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4、能編創動作表現歌(樂曲)。準確地唱歌。

      第一課時(1)

      教學內容:

      1、聆聽《杜鵑圓舞曲》。

      2、聆聽《小燕子》。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1、完整聆聽全曲,問:樂曲中你仿佛聽到了什么聲音?學給同學們聽一聽。

      2、復聽樂曲,隨著樂曲用手指畫圖形譜。

      3、想一想,用木魚和碰鐘參與樂曲的演奏,應怎樣比較合適,分小組討論,分

      別與樂曲合作。

      3、完整地聆聽歌曲《小燕子》。

      問:歌中唱出了哪些內容?你想和小燕子說什么?

      4、聽歌曲《小燕子》分小組編創動作。

      5、隨著復聽歌曲的錄音,分組表演。

      6、小結。

      第二課時(2)

      教學內容:

      學唱《布谷》、《小雨沙沙》。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

      讓學生跟著音樂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節拍。

      聽歌曲錄音,用手指點歌詞,想一想哪些音長?

      2、聽歌曲錄音,分小組拉手:

      聽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

      聽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

      第三段反之,

      讓學生在充分感受中記住歌曲的旋律。

      3、唱會歌曲后再自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4、課后小結。

    【一年級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相關文章:

    初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10-17

    2022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08-17

    2022小學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08-17

    音樂課開學第一課教案10-17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通用15篇)09-01

    2022開學第一課音樂課教案08-17

    小學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精選10篇)08-31

    2022音樂課開學第一課教案08-17

    一年級開學第一課教案10-31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不卡高清视频v中文字幕 | 亚洲乱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午夜福利不卡视频 | 色婷婷免费精品视频 | 青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