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

    時間:2023-03-12 07:05:32 主題班會 我要投稿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通用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通用15篇)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新學期能夠以積極的學習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去,并用高昂的興趣參與學習。

      2、熟悉新學期音樂課的要求,并能夠有意識的遵守,以良好的學習習慣規范自己在課堂中的表現。

      教學重點: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相問好,拉近彼此的.距離。

      二.師生共同演繹節目,學生表演,老師表演,增進彼此感情,與孩子打成一片。

      三.講述新學期音樂課要求:

      1、按時按順序進入教室,不遲到,不早退。

      2、進入教室不得高聲喧嘩打鬧,保持安靜狀態。

      3、認真保持教室衛生,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

      4、課堂上發言積極有序,有禮有節,爭做文明小學生。

      5、做到愛護公共物品,輕拿輕放,損壞照價賠償。

      6、上課保持良好的狀態,以積極的態度認真學習。

      四、習慣養成訓練,聽音樂做出相關要求:

      1、起立、坐下

      2、安靜

      3、師生問好

      4、請坐好

      5、同桌面對

      五、分組選撥,并對小組長提出要求

      1、四人一小組

      2、講述課堂要求,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真實客觀,學會欣賞別人;正當優秀小組,小組團結合作,富有創新;組長根據組員的表現,從紀律、學習習慣、上課表現上進行評價計分,獲得3分就可獲得一張綠卡。

      小結:

      希望第一節課能讓師生互相留下印象,更好的進行今后的音樂教學,把音樂課上的更加的有聲有色。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 篇2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聆聽《口哨與小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表演《拉勾勾》

      第一課時案例

      教學目標:

      1、學習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學會用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

      2、聆聽《口哨與小狗》,感受輕松活潑的曲風和逼真可愛的形象;

      3、營造輕松活潑的音樂活動現場,為小朋友的表現與欣賞提供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內容: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聆聽與表現《口哨與小狗》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歌曲、樂曲的感受與表現調動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能動起來聽,動起來唱,全身心地感受音樂,感受音樂在我們生活中。

      教學過程:

      一、 律動進教室

      隨著《你的名字叫什么》的伴奏音樂律動進教室。(引導小朋友和著音樂節拍做自己想要做的動作。熟悉新歌旋律,為歌曲的表演作準備。)

      二、 學習與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1、 新課導入

      師:今天老師和大家坐在一起非常開心,老師很想知道小朋友的名字叫什么,能告訴我嗎?

      師:你的名字叫什么?

      生:我叫Ⅹ Ⅹ(ⅩⅩ Ⅹ)(提問,學生回答,在他們回答時老師擊拍節奏Ⅹ Ⅹ或ⅩⅩ Ⅹ進行引導)

      2、 初步感受

      師:現在我要唱著歌來提問,你能用歌聲來回答我嗎?(提問,回答數遍,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旋律哼唱)錄音范唱,完整感受歌曲。學生聽音樂作簡單律動:在回答自己名字時擊拍相應節奏型。

      3、 師生表演唱。

      三、 聆聽與表現《口哨與小狗》

      1、 完整的聆聽音樂,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音樂中還聽到了什么聲音?(引導小朋友和你說、和他說、和大家說)

      2、 復聽,感受音樂形象,并為小狗的叫聲涂上顏色,也可以在插圖上畫上自己想到的`東西,與大家分享。

      3、 分角色表演(設計簡單的形體律動)

      (1) 師:男孩與小狗在愉快的散步,這時有一個小朋友笑瞇瞇地走過來問好:你的名字叫什么(唱歌曲)(老師扮演另一個小朋友和男孩與小狗表演,其他小朋友分別摻進這個集體,最后變成了“大家與小狗”愉快的散步游玩。)

      (2) 師:老師要在這幅畫上添上一只翅膀受傷的小鳥……

      生:小狗會把它吃掉的……

      師:所以我們就要保護小鳥,治好它的傷,也要幫助小狗和小鳥成為好朋友,就象我們大家一樣快樂的在一起玩耍。

      (分別請幾個小朋友扮演小鳥的角色,教師加以引導,其他同學扮演路邊各種東西,想怎么演就怎么演)

      四、 尾聲

      師:男孩與小狗散步時會有很多奇遇,請每個小組的小朋友去設想一下,并把你們的音樂小故事排演出來,有機會和其他小組來一個比拼好嗎?

      師:現在讓我們帶著自己的好朋友到教室外去玩一玩!(和著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旋律跑跳出教室,課件引導歌詞:你是我的好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們跳跳跳,我們唱唱唱,我們玩得多愉快!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1、 強化課堂常規,明確平時成績的內容及記錄方法。

      2、 復習音階、各種節奏、音符。

      3、 學習歌曲《拍手拍手》的第一部分樂譜。

      教學目標

      1、細化平時成績內容,公布各類之星于后面黑板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能區別八分音符與附點八分音符,唱準附點八分音符的時值。

      3、基本會唱歌曲《拍手拍手》的第一樂段樂譜。

      教學難點

      附點八分音符時值的演唱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安排好學生座位。

      2、師生問好。

      二、強化課堂常規

      1、說明本學期音樂書的使用方法。

      每組選一個小組長負責音樂書的發放與收起,并由一個課代表總負責。

      2、明確本學期音樂平時成績的內容及記錄方法,及后面黑板光榮榜的使用。

      三、復習樂理知識

      1、復習各種節奏及音符

      (1)用有節奏的一問一答的形式復習各種時值的節奏 (要求劃拍齊答)

      出示各種節奏:× × × ×- ×- - -

      師:這 是 幾分節奏 念 幾 拍?

      生:這 是 四分節奏 念 一 拍。

      ……

      (2)出示各種音符、休止符,指名個別學生回答。

      0 0 5 5 5 . 5 .

      難點在附點音符的名稱及時值。

      2、復習音階

      (1)出示音樂臺階,請生說說在從中知道了什么?

      A、在這個音樂臺階中,有三個音區,分別是低音區、中音區、高音區。

      B、在音樂臺階中,3 4 ; 7 1 ;是半音,其余是全音。

      (2)聽師鋼琴彈奏,用手勢1表示全音,2表示半音。

      (3)跟琴唱一唱音階。

      四、學唱歌曲《拍手拍手》的第一部分樂譜。

      1、游戲“小燕子叼音符”解決難點附點八分音符的演唱,及第一樂句的'演唱

      (1)5 5 5 5 |

      (2)5.5 5 5 | (3)5.5 5 5 | 3 1 1 |

      (4)5.5 5 5 | 3 1 1 | 2 5 |

      (5)5.5 5 5 | 3 1 1 | 2 5 | 0 0 |

      2、出示第一部分樂譜。

      (1)跟琴演唱第一句樂譜。

      (2)聽琴默唱每二句樂譜,然后再跟琴輕聲唱第二句樂譜。

      (3)聽琴默唱第三、四句樂譜,然后再跟琴輕聲唱第三、四句樂譜。

      (4)完整跟琴演唱第一部分樂譜。

      五、感受歌曲總體風格。

      1、初聽歌曲《拍手拍手》,感受情緒。

      剛才我們唱的樂譜是來自于歌曲《拍手拍手》的第一部分,讓我們聽一聽歌曲,思考這首歌曲的說了什么內容,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

      2、 復聽歌曲,思考:休止符處的拍手在歌曲中起到什么作用?

      六、總結

      1、休止符處的拍手使歌曲更加的熱情,那除了用四分節奏拍之外還可以用什么節奏拍呢?請同學們課后思考一下,下一堂課我們再來交流。

      2、有秩序地上傳音樂課本。

      3、評出本節課的樂理知識之星與紀律之星,由課代表公布在后面的黑板上。

      4、有秩序的出教室。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從聆聽《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盡可能展開想像、聯想,能邊聽音樂邊用動作來表示樂曲的變化

      2、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進行打擊樂伴奏的編創活動,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頌。

      3、學會十六分音符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歌

      二、欣賞《春到沂河》

      1、以山東民歌《沂蒙山好風光》為欣賞《春到沂河》的導入

      (1)欣賞女聲獨唱《沂蒙山好風光》。

      (2)隨教師的琴聲視譜哼唱《沂蒙山好風光》曲調

      2、聆聽《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聽兩遍)。師問:

      (1)這段曲調熟悉嗎?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這段曲調給你們的'情緒以什么感受??

      3、介紹柳琴的形狀與音色特征。

      4、看著書上的圖形譜,完整地聽全曲,比較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速度變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紹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導學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東民歌為素材改編的樂曲。

      6、再次完整地聆聽全曲。從樂曲的名稱(標題)及三部分的速度變化,即興用動作來表達對樂曲的感受與理解。

      三、學習《嘀哩嘀哩》

      1、導入:誰能模仿小黃鸝鳥的鳴叫聲?如果你不會的話,請聽聽歌曲中的小黃鸝鳥叫

      2、聽歌曲范唱(錄音或教師示范)

      3、請你模仿歌曲中的黃鸝鳥叫聲

      4、講解十六分音符的時值。

      A、在歌曲黃鸝鳥的叫聲中模仿其節奏,從模仿實踐中感受“”的長短B、十六分音符的時值長短,在復習四分、八分音符時值的基礎上,通過比較,讓學生理解。

      5、再聽歌曲范唱,要求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

      6、學習曲調:分兩部分學唱?

      (1)前16小節的學唱曲:聽出這16小節中的相同樂句是哪一句?先學唱這8小節,然后在學唱其他8小節

      (2)后16小節從聽辨相同節奏地樂句切入,學唱好8小節,然后再學唱最后8小節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學唱歌詞,唱好全曲

      8、讓學生自己為歌曲第二部分選用合適的打擊樂器編創伴奏,要體現

      學生的自主性,尊重他們的創作,在嘗試實踐的基礎上,選擇最好的方案。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各種“樂器”進行演奏,體驗“打鼓”的樂趣。

      2、隨音樂演奏,表現樂曲歡快的情緒。

      3、體驗與爸爸媽媽們共同進行打擊樂的樂趣。

      4、能通過表情、動作表現詩歌內容嘗試仿編詩歌的最后一句。

      5、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二、活動準備:

      水桶、牛奶罐、臉盆、筷子等,《加油干》圖譜、音樂《加油干》。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的爸爸媽媽來到了我們的幼兒園,你們的心情怎么樣?那我們怎么歡迎他們呀?

      2、引入:我有個建議今天我們用鼓聲來歡迎我們的爸爸媽媽們,你們說好嗎?(師向幼兒介紹鼓:水桶、臉盆、筷子……)我們的“鼓”和以前打擊樂里面用到的鼓一樣嗎?誰會用這些“鼓”敲出好聽的聲音呢?

      3、幼兒自由打擊。

      (1)師示范敲擊鼓,并說出歡迎詞:爸爸媽媽|中一班歡迎|你-|(2)幼兒敲擊鼓聲說出歡迎詞。

      (3)師小結:重點說出幼兒敲的方式:如敲鼓面、鼓棒和鼓邊。

      4、討論圖譜,并嘗試打擊基本節奏:

      (1)師出示《加油干》的圖譜,引導幼兒觀察,師唱改編過的歌詞:歡迎你呀么嗬嘿,歡迎你呀么嗬嘿,我們大家歡迎你,歡迎你,歡迎你,歡迎你呀么嗬嘿!

      (2)幼兒跟隨《加油干》的音樂唱歡迎詞,表現內心的愉悅心情。

      (3)我們一起來看看圖譜,這么多各種各樣的`鼓我們要怎么樣跟圖譜配合起來敲擊呢?(師幼共同為圖譜配鼓)(4)幼兒看圖譜用“鼓”演奏。

      (5)請個別幼兒合作演奏。

      5、幼兒與爸爸媽媽共同用“鼓”進行演奏,表達心中的快樂。

      四、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盡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復,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復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用熱愛家鄉一樣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薩謠》。

      2、了解西部地區的風土人情,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教學重難點

      1、用熱愛家鄉的情感演唱歌曲。

      2、能隨教師琴聲視唱曲譜。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欣賞《走進西藏》

      教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非常動聽的歌曲,它會帶領同學們來到一個神秘的地方,會給同學們帶來美的享受,我們一起來聽。(錄音播放《走進西藏》學生靜聽)

      提問:聽到這首優美的歌曲,你仿佛來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麗的景色?(生回答)

      教師出示布達拉宮的圖片,請同學們邊觀看邊總結:西藏位于我國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的山脈,有最美麗的雪域風情,有勤勞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氣勢宏偉的布達拉宮,更有那風格獨特優美、粗獷的音樂。讓我們一起聽一聽。

      二、學習歌曲《拉薩謠》

      (一)學唱曲譜

      1、播放歌曲《拉薩謠》學生靜聽,并談一談聽后的感覺,及歌曲的特點。

      2、教師總結:《拉薩謠》這首歌曲是我國當代作曲家何訓田所作的曲子,樂曲優美獨特,粗獷樸實,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演唱歌曲,《拉薩謠》吧!

      (教師出示曲譜,并播放樂曲旋律,請學生邊聽邊找出組成旋律的`各音)

      (1 2 3 6)

      3、教師引導學生隨琴演唱以上各音。

      4、隨教師琴聲輕聲演唱歌譜(用啦的演唱方式進行練習、哼鳴演唱等)。

      (二)學唱歌詞

      1、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2、教師介紹歌詞內容,使學生了解西部地區的風土人情。

      3、教師范唱(伴奏)。

      4、在理解了歌詞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句指導、師領唱,生跟唱、師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合作演唱、個人展示)

      5、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礎上,再次欣賞《拉薩謠》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情緒

      6、讓學生結合拉薩謠的歌詞談論一下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抒發自己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7、引導學生用熱愛家鄉的情感演唱歌曲,全體隨教師伴奏演唱。

      三、小組比賽:看誰唱的最棒。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在熟悉曲譜的基礎上初步學吹《粉刷匠》歌曲。

      2、感受樂曲的`美,讓幼兒學吹奏。

      活動準備:

      教師用笛子一個,幼兒用笛子人手一個,樂譜、錄音機一個、課件。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樂譜。

      1、請幼兒找找樂譜中你認識那些音?教師輕唱樂譜。

      2、教師唱歌曲一遍,請幼兒說說從歌曲中你聽到了什么。并引導幼兒一齊唱一遍歌曲。

      3、進上步熟悉曲譜,師幼一齊彈唱樂譜兩到三遍,并請幼兒在唱的時候最好能邊動手練指法,并盡量放慢速度唱樂譜。

      二、學吹歌曲《粉刷匠》

      (1)教師示范吹歌曲一遍,請幼兒存細看好教師的示范指法。

      (2)幼兒練指法。(邊唱邊動指法)。

      (3)幼兒練吹歌曲,教師來回指導。對本事較弱的幼兒進行重點指導。

      (4)請幾名本事較好的幼兒到前面表演吹歌曲,教師進行初步指導。

      (5)師幼兒一齊復吹歌曲:《春天里》和《好朋友》。

      三、總結幼兒吹奉情景,表揚表現較好的幼兒。

      四、放錄音,請幼兒跟著音樂一齊用笛子表演各種動作,并在歡快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1、熟悉曲譜的基礎上初步學吹《粉刷匠》歌曲。

      2、感受樂曲的美,讓幼兒學吹奏。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幼兒體驗喜、怒、哀、樂的情感。

      2、嘗試改編歌詞,并能根據節奏唱一唱。

      3、幼兒體驗探索的興趣,有表演的欲望。

      活動準備:

      各種表情掛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游戲《身體樂器》:根據不一樣性質、節奏鮮明的音樂(進行曲、舞曲)啟發幼兒探索把身體當作樂器,在音樂的.伴奏下,發出種種有節奏的聲音。做到口、手、腳配合較協調一致。

      2、發聲練:《問好》師生接唱,要求銜接緊湊。

      二、學歌曲

      1、觀看表情圖并作出相應的表情。

      討論當你是這種表情是你會怎樣樣?(讓幼兒作出動作)

      2、分段欣賞歌曲

      (1)第一段欣賞后提問:“剛才小朋友歡樂時是怎樣做?”

      (拍手)作出相應的表情,引導幼兒拍出|xx|...|的節奏型。

      (2)第二段欣賞后提問:“小朋友著急時會怎樣做?”

      (跺腳)作出相應的表情,引導幼兒用腳跺出|xx|...|的節奏型。

      3、完整地欣賞歌曲。引導幼兒演唱歌曲

      三、創編歌曲

      幼兒嘗試用動作、表情來表現歌曲中的喜、怒、哀、樂等情節的變化。

      生氣時(噘嘴)、難過時(輕哭)、高興時(大笑)

      并且將創編的資料唱一唱。

      四、表演歌曲

      引導幼兒將創編好的歌詞完整唱一唱。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情境游戲中學習兒歌。

      2、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和大家一起玩的樂趣。

      3、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4、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大魚小魚頭飾、歡樂的音樂、節奏超強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境感知

      1、師:(播放靜止圖片)這是什么地方,藍藍的海水中游來了誰?(教師做魚兒游的動作)

      2、感知理解第一、二句。

      (1)、那么多小魚兒在一起游泳,心情怎么樣呢?(高興,開心)(2)出示大魚圖片。

      (3)誰來了,大魚會吃小魚,怎么辦呢?(幼兒討論呢)(4)請幼兒想辦法。(團結起來,嚇跑大魚;抱在一起,不害怕;跑)3、理解感知第三、四句。

      (1)、小魚們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散開一溜)(2)、小魚們高興嗎?說了一句什么話?(看你怎么捉)小魚是用什么動作表示高興的?(幼兒創編動作)教師小結。

      二、欣賞學習師;我們來完整地聽一遍兒歌。

      師逐句示范,幼兒跟著老師朗誦兒歌。

      三、游戲鞏固(1)、播放歡快的音樂,幼兒戴上頭飾在一起快樂地跳舞。稍后播放節奏快的音樂,老師戴上大魚頭飾,做抓小魚的動作,小魚看見后,立即散開。音樂完,游戲結束。

      (2)、師幼共同念兒歌,學習小魚游、跳舞等動作。當念到大魚來了時,大魚出場;念到散開一溜,小魚散開。大魚開始捉小魚。

      四、總結。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感受樂曲ABAB的結構,能將樂曲與圖片匹配。

      2、能想像樂曲所表現的情節資料,并用簡單的動作表示。

      3、能大膽、勇敢、創造性地想像表現,敢于與眾不一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歡樂。

      活動準備:

      《單簧管波爾卡》磁帶,節奏圖譜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譜,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圖上是什么?(喇叭花)

      (2)花長在哪里?這些花長得這么樣?這些花在干什么?

      二、欣賞音樂,感受樂曲ABAB的結構。

      (1)第一遍音樂,音樂和圖是不是一樣的?

      (2)第二遍音樂,請一個小朋友在教師的'幫忙下指圖。

      (3)第三遍音樂,幼兒伸食指與教師一齊指圖。

      三、請幼兒做指揮

      其他幼兒做相應的動作(花的地方用跳,枝條用滑)

      四、游戲

      (1)教師在家擦桌子掃地,請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干活,什么音樂擦桌子?什么音樂掃地?

      (2)幼兒與教師一齊聽音樂做打掃衛生

      (3)小朋友在家還會做什么事?聽音樂一齊勞動

      (4)你們到幼兒園又會干什么?聽音樂活動。請幼兒想想,音樂快的時候,你在干什么?當音樂慢的時候,你又在干什么?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聆聽紅葉之歌和空山鳥語,體驗北京香山的美好秋景。

      2、學習演唱《我是山里小歌手》,表達熱愛山區,熱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感受歌曲的情緒

      2、唱歌曲時,要唱出,對家鄉熱愛的情緒。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欣賞歌曲《香山紅葉》感受香山的美景。

      2、學唱歌曲《我是山里小歌手》,表達熱愛山區,熱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新授:

      (一)聆聽《香山紅葉》預設問題,聽完之后說說你的感受

      1、導入:大家去過香山么?秋天的香山給你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下面我們來欣賞一首描繪香山紅葉的歌曲。看看香山紅葉的圖片

      2、提示:認真地聽,并記下令你印象最深的歌詞,聽完說一說。

      3、復聽,歌曲給你那些感受?你對香山紅葉的感受聯系起來,紅葉象征什么?

      4、隨歌曲錄音唱一唱。

      (二)表演《我是山里小歌手》

      1、導入:聽一聽山里孩子的`美妙歌聲。播放音樂或課件

      2、交流一下對聆聽《我是山里小歌手》的感受。

      3、讀讀歌詞,說說應該用什么情緒演唱?

      4、跟著范唱試著唱一唱,老師指導。

      5、再聽歌曲錄音范唱。

      6、有感情的演唱。能夠隨著集體基本演唱出歌曲

      課后反思:

      這首歌曲描寫了山里的好風光,也是要教育學生要熱愛自己的家鄉,建設自己的祖國。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根據人物特點,將音樂形象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2、在音樂中大膽試用動作、表情等表現人物形象,體驗表演的歡樂。

      3、經過表演,刨懂得不要輕信陌生人的道理。

      4、讓幼兒能在團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我。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情景創設:森林(花,草,樹,蘑菇等)

      2、課件、音樂(代表四個人物的音樂:《森林狂想曲》小紅帽;《天使小夜曲》外婆;《波斯市場》大灰狼;《拉德斯基進行曲》一一獵人)

      3、人物圖片、頭飾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欣賞森林美景并用動作表現。

      播放背景音樂《森林狂想曲》,在樂曲聲中帶領幼兒走進教室。

      1、欣賞森林的美景。

      《森林狂想曲》的鳥鳴蛙叫、潺潺流水聲,立刻把幼兒帶人了森林的場景之中。同時,課件上畫有森林的巨幅背景圖、室內擺有立體的蘑菇、大樹、鮮花、小草。在視覺、聽覺上,都給幼兒極大的審美刺激,他們一下被吸引住了,興奮地講述自我的發現。

      2、模仿森林里的樹木花草。

      教師:誰來學一學漂亮的花朵?大家都來擺個花的造型,看看誰表演得最漂亮。

      二、故事欣賞分析人物特點。

      在這個美麗的大森林里,發生了一個十分趣味的故事。

      1、欣賞《小紅帽》的故事。

      教師:故事里都有誰?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點。

      討論:在四個人物中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么?小紅帽有沒有做得不太適宜的地方?

      三、聽辨音樂找出和人物特點相符的音樂。

      教師:小紅帽的故事可真好聽,教師還為4個人物配了4段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分一分,這段音樂像誰。

      1、分段聽音樂,區分并模仿小紅帽和外婆的音樂形象。

      (1)第一段音樂像誰,為什么。

      教師:誰來學一學小紅帽走路的樣貌,她邊走路邊做什么?

      (2)第二段音樂像誰,為什么。

      教師:音樂聽上去很憂傷,就像外婆在病中思念著小紅帽。

      誰來學一學年老的.外婆走路的樣貌。

      2、區分并模仿大灰狼和獵人的音樂形象。

      教師:再聽兩段音樂,你們聽聽像誰?

      (1)音樂很神秘,好像大灰狼鬼鬼崇祟地跟在小紅帽的后面呢!

      教師:誰來學一學大灰狼走路的樣貌。

      (2)音樂聽上去很有力,就像勇敢的獵人邁著有力的步伐走來啦。

      教師:大家來學一學。

      四、音樂表演體驗并表現人物特點。

      1、商量分配主角。

      2、提出表演要求并進行表演。教師要對小演員和小觀眾都有要求:小演員要聽清楚音樂再出場,注意聲情并茂地講故事;觀眾們要仔細看,對演員表演進行評價。

      3、觀眾評價。

      4、團體表演。

      活動延伸

      歡慶勝利一一體驗戰勝大灰狼的歡樂。

      教師:在故事的最終,大灰狼被打敗了,大家都很高興,讓我們一齊來唱歌,跳舞,慶祝勝利吧!播放《小紅帽》的歌曲,幼兒邊唱邊跳出教室。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 篇13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歌曲《唱山歌》,感受壯族民歌的風格特點,培養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采用欣賞法、小組合作等方法,激發對音樂的理解。

      【知識與技能】

      了解“對唱”形式、“變換拍子”及壯族民族風俗,并能用優美、委婉的聲音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壯族民歌的風格。

      【難點】一字多音的演唱。

      三、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播放電影《劉三姐》對歌視頻片段,提問學生視頻中的人物在做什么,周圍的景色怎樣,唱歌的人是誰,她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歌手。教師總結“視頻當中的人們在有山有水的地方開心地對歌,我們曾經學過“甲天下”的山水在廣西桂林,這個美麗的地方不僅有迷人的風景,更居住著一群勤勞善良、樂觀開朗的壯族人民。除了剛才播放的對歌歌曲,電影里還有另一首優美的歌曲《唱山歌》,接下來我們伴隨這首歌曲,一起走進我們的桂林,走進壯族。”

      (二)初步感知

      1.初聽歌曲,教師設置問題:歌曲表現了什么樣的情緒?速度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進行總結:歌曲的情緒是優美、婉轉地,速度為中速。

      2.再次聆聽歌曲,教師設置問題:歌曲的節拍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進行總結:歌曲是由2/4和3/4交替進行的`,這樣的節拍我們叫做“交換拍子”。

      (三)探究學習

      1.學生學唱旋律,感受變換拍子的旋律特點;

      2.找出旋律中的相似樂句,并根據特點劃分樂句;

      3.分樂句帶入歌詞,學唱歌曲,理解歌詞表達的思想感情;

      4.觀察歌詞與旋律對應特點,找出“一字多音”,并掌握“一字多音”的唱法;

      5.跟隨鋼琴伴奏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介紹壯族風俗歌會“歌圩”,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影片中人們的演唱形式和學生自己演唱歌曲的形式有什么不同,結合歌曲《唱山歌》總結壯族民歌的風格特點,由小組代表發言進行小組間的討論交流。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唱山歌》,走進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桂林不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動聽的音樂以及善良的壯族人民。我們國家有55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文化,我們除了要了解這些文化,還應該保護和傳承我們國家的這些藝術瑰寶,熱愛我們的民族文化。

      五、板書設計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 篇14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歌曲的學習,增強熱愛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運用分析法、小組探究法,提高音樂鑒賞能力,培養音樂學習興趣。

      【知識與技能】

      感受新疆塔吉克等少數民族音樂的特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欣賞歌曲,了解歌曲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

      理解音樂表現景色、表現新疆塔吉克少數民族音樂的特點。

      三、教學用具

      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帶領學生復習上節課的知識《海浪的嬉戲》。“上節課我們感受到了來自西方印象主義時期的大海,還記得它有什么特點嗎?”學生自由回答。“環行之旅還未結束,今天我們又要去往哪一站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環節二:初步感知

      1.初聽歌曲,節奏和旋律有什么特點。

      2.復聽歌曲,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感情,主題部分可以分為幾段。

      環節三:分段賞析

      1.教師出示作者簡介及歌曲簡介,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歌曲。

      2.對比兩段主題旋律,在旋律和節奏上有什么不同,分別通過怎樣的方式表現了怎樣的`感情。

      3.分析歌曲如何體現新疆塔吉克族的風格特點(旋律、節奏),組織游戲拍打節奏,感受交替拍子、7/8拍的音樂特點。

      4.跟隨伴奏學唱歌曲音樂主題片段。

      環節四:鞏固提高

      1.結合《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的特點,欣賞聲樂套曲《祖國四季》中的“春”——《祖國的春天》,感受同一聲樂套曲的不同曲目有什么異同之處。

      2.小組討論,總結音樂特點和歌曲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歌曲的情感,以及歌曲中描繪的祖國廣闊土地的美景,增強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環節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欣賞了“自然之韻”中的最后一首歌曲《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同學們通過對本章節音樂的欣賞和學習,領略了不同地區的不同音樂,欣賞了不同風景,感受到來自各地對自然、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課程的最后留一個作業,同學們將本章中出現的幾首歌曲以表格的形式歸納總結它們的體裁、特點及表達的內容,并思考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下課!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大膽表演,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2、在課件的提示下,感受樂曲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并理解樂曲ABC的結構特征。

      3、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動畫課件、貓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通過動畫演示,啟發幼兒討論并大膽表演不同的形象。

      1、(畫面一:小魚們在歡快地游來游去。)

      師:小電腦把我們帶到了哪里?你看到了小魚是怎么游的?

      2、那我們就來學一學快樂的小魚吧!師:小魚們!幼:哎!

      師和幼兒一起表演快樂的小魚形象。(提示、鼓勵同伴間的相互學習。)

      3、小魚們在一起真快樂呀!聽!誰來了?

      (放貓的音樂)它到小河邊想干什么?瞧,小貓真的來了。

      (畫面二:小貓扛著魚竿)小貓會怎么釣魚呢?

      啟發幼兒大膽表現小貓甩魚竿的動作。

      二、聽辨樂曲,了解樂曲的內容及結構。

      1、小電腦里有兩段音樂,講的就是小魚和小貓的故事,請你們仔細聽,哪一段講的是小魚?哪一段講的是小貓?

      2、老師:我們來聽一聽,小貓甩了幾次魚桿?(欣賞小貓的音樂,聽辯樂句)

      3、我們來學一學。

      4、嘗試用兩個不同的動作來表現兩段不同的音樂。(圖譜是否先提示一下)

      (啟發幼兒從速度、力度來表現)

      5、通過多媒體課件,了解音樂內容。

      A:小魚和小貓之間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們接著看。

      B:幼兒欣賞課件三。

      C:提問:小貓怎么會掉到河里?師和幼兒分別扮演小貓和小魚,表演齊心協力把小貓拉下河。(跟著節拍)

      D:哦,這原來是一個小魚釣貓的故事,我們完整地聽一聽,什么時候音樂里講小魚們齊心協力把小貓拉下了河?(完整欣賞樂曲)

      E: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魚和小貓,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表演一次。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是通過幼兒扶臺閉眼的狀態下傾聽故事的,目的`是讓幼兒能夠專注的、清楚的聽故事。并經過一問一答理解故事內容,明白其中的道理。接著我用視屏圖像《小貓釣魚》的圖像展現給幼兒,在次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在幼兒嘗試用生動的語言復述故事這個環,有四分之一的幼兒能連續生動的講故事,小部分幼兒還是不敢講,我想我對幼兒的啟發、鼓勵方面可能還需加強吧。

    【開學第一課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2022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08-17

    2022小學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08-17

    2022音樂課開學第一課教案08-17

    初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精選16篇)08-28

    2022開學第一課音樂課教案08-17

    小學音樂開學第一課教案(精選10篇)08-31

    語文開學第一課教案07-12

    2022開學第一課教案08-17

    開學第一課班會的教案07-12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98 | 最新欧美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免费不 中文字幕大看蕉永久网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