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專訪譚鎮國:青年交流助力國家科創發展
香港青年覺得自己創業,沒有這個決心,還有就是怕困難等等,沒有跨出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因為他們都可能有穩定的工作,想做一些比較安定一點的人生,沒有踏出自己的舒適圈。
譚鎮國:青年交流助力國家科創發展
握緊國家“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機遇,深港青年正以實干興邦的情懷,積極承擔未來使命。在剛剛結束的“筑夢未來”青年創業論壇暨科創展覽上,央廣記者鹿鳴就“青年交流中有哪些成功實踐”“香港青年如何更好的利用自身優勢把握國家機遇?”等問題對筑夢未來創業論壇主席、香港深圳社團總會青年委員會主任譚鎮國進行了專訪。
記者:譚主席您好,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香港兩地科創發展和兩地的青年科技交流不斷地加強,本次論壇展示了哪些相關成果?
譚鎮國:這一次我們的論壇其實分兩個部分,第一就是我們的創業論壇,那第二就是我們有一個展覽的部分,我先說我們展覽的部分,深圳和香港有超過100個公司參加展覽。從日常日用品的發明,到生物科技的專利的發明,都有一些展示,如果你有參觀到我們這個展覽的位置的話,他們最新的3D打印技術,還有我們“柔宇科技”LED的薄膜技術,他可以把任何一個表面做成一個觸控的屏幕,而且還是可以彎曲的,我覺得這個技術是我感覺到最為震撼的。
譚鎮國:我們第二個部分就是這個創業的論壇的部分,我們請到的很多重量級的嘉賓,比如“王者榮耀”游戲的發明人姚曉光先生。我去拜訪他得知,他只有在公司里面給員工講解過王者榮耀的游戲。這是他第一次,還是那么大的規模對外的宣傳,所以對于我來說是非常地感動,這也是一個非常有鼓勵性的演講。因為他也是從小玩外國的游戲長大的,現在可以玩自己創立的游戲,他自己覺得很自豪。
記者:香港兩地的青年交流中有哪些成功的實踐案例?
譚鎮國:其實里面可能成功的案例很多是香港去到內地創業的,比如前海學學科技創始人陳升先生,他是我們其中一位沙龍對話的嘉賓,他是香港人,然后去前海創立了他現在的這一個公司,其實除了陳先生,還有很多。
記者:你覺得香港青年在創業上有哪些困惑?
譚鎮國:香港青年覺得自己創業,沒有這個決心,還有就是怕困難等等,沒有跨出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因為他們都可能有穩定的工作,想做一些比較安定一點的人生,沒有踏出自己的舒適圈。所以拿一些成功的案例給他們分享,可以對他們有一個好的鼓勵。
記者:那么在你看來,你覺得香港青年的優勢在哪里?
譚鎮國:香港青年比較國際化,還有就是英語的水平高,而且香港的專業的知識,比如說經營業,還有融資方面,香港特有的優勢等等,其實是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如果他們利用這個優勢的話,尤其對于他們創業來說,我相信會有一個更好的效果。
主持人: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作為香港青年的杰出的代表,你有沒有什么樣的感想可以和我們聽眾朋友來分享?
譚鎮國:香港已經回歸20周年了,我們香港在各個方面發展,因為祖國給我們政策得到很好的發展,香港繼續專注在社會經濟等發展上面,我相信未來香港,一個這么獨特,這么優厚的地方,一定會有更輝煌的成就。
【專訪譚鎮國:青年交流助力國家科創發展】相關文章:
創想國際創始人胡德超先生專訪03-01
長春青年創業工場正茂園區助力青年創業夢想03-23
專訪影創孫立:A輪獲8000萬元融資01-17
華宇雙星松果SOHO:助力青年創業03-15
于剛專訪02-25
王健林專訪02-28
國家對青年創業政策(通用5篇)01-06
專訪耐克CEO Mark Parker:講述Air Max Con和耐克未來發展03-25
專訪草根創業故事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