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與新媒體學什么

    時間:2024-10-02 04:04:01 升學助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網絡與新媒體學什么

      進入21世紀以來,傳播技術的革命大大改變了媒介環境和傳播生態,使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發展日新月異,推動著傳統媒體的數字化轉型,也給新聞傳播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網絡與新媒體學什么的知識,歡迎閱讀。

      1為什么會開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進入21世紀以來,傳播技術的革命大大改變了媒介環境和傳播生態,使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發展日新月異,推動著傳統媒體的數字化轉型,也給新聞傳播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

      2015年1月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互聯網普及 率為47.9%。互聯網在整體環境、應用普及和熱點行業發展方面取得長足進步。

      2015年兩會,總理報告首次將“互聯網+”提升為戰略發展規劃,為網絡與新媒體的跨越發展提供更優化的外部環境和內在驅動。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在媒體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因勢而動,應用而生,體現出與時俱進的創新優勢和發展前景。

      2這個專業是學什么的?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重在人才的創新性、綜合性、技術性、實踐性、可塑性,新媒體本身就意味著該專業設置就是一個開放的學科體系,融合了現代傳播的最新成果,緊跟時代、社會發展步伐,及時開創新的理論。

      本專業培養具備新聞傳播學基礎理論與新聞采編業務能力,掌握網絡輿情分析與數據可視化應用,熟練互聯網產品策劃、運營和市場推廣,具有較強的網絡與新媒體技術應用、內容采編與運營管理能力的復合型媒體人才。本科,四年制,修業合格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3這個專業畢業后做什么?

      學生培養基于“技術、內容、運營”三大板塊,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形成特色。

      主要就業方向包括:(1)傳統報紙、電視等媒體的數字化發展平臺或機構;(2)政府網絡信息公開與輿情監測部門相關職位;(3)網絡媒體、移動新媒體與自媒體平臺的技術應用、內容編輯與運營策劃等職位;(4)其他網絡出版、網絡運營、電子商務等公司的相關職位。

      舉個例子:

      再舉幾個超級英雄的例子:

      4就業有什么優勢呢?

      瞄準三大稀缺人才需求,全方位對接專業技能模塊。融合新聞生產、數字(內容)產品研發與運營、網絡輿情監控與公共傳播,是當前網絡與新媒體行業急需但稀缺的專業型人才 。

      目前國內沒有相應的專業能夠與之對接,本專業瞄準這三大人才需求,設置全方位的專業課程與實踐模塊,力圖在深厚的學科理論素養基礎上延展出豐富且務實的專業應用技能。

      5這個專業好新啊,都沒有聽過,是正式的專業嗎?

      2012年,教育部在全新修訂的新聞傳播學科專業目錄中,正式設立了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武昌首義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成為首批獲得教育部正式備案招收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生的重點院校之一。

      作為新聞傳播教育領域的新領域,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近幾年發展迅速。目前全國開辦或正在申辦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院校近100所。專業已招生的高校57所,其中重點高校8所,普通高校33所,民辦高校16所。

      6具體學習哪些課程?

      課程體系的構建充分落實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突出實務性。分為三大體系:

      (1)新聞傳播學理論課程:新聞學概論、中外新聞事業史、傳播學概論、新媒體與社會等

      (2)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實務課程: 全媒體新聞采寫、網絡與新媒體編輯、視聽新媒體制作、網絡與新媒體廣告、融合新聞學導論、、網絡與新媒體運營管理、網絡與新媒體輿情監測等。

      (3)網絡與新媒體技術實務課程:網絡與新媒體技術應用、網頁設計與制作、數據庫及其應用、數據挖掘與數據可視化、平面設計等。

      7是偏重文科還是理科呢?

      本專業強調突出“技術+傳播”的交叉型人才素質培養模式。無論是專業課程設置還是專任教師的學科背景,都體現文理兼容的特色。

      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具有扎實的人文科學知識和廣博的社會學科知識,掌握多學科的自然科學知識,在文科學生中具備一定的理工科知識與技能優勢。課程設置上會有一定量的網絡技術、程序設計、網頁設計、信息可視化、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的實務課程,理科學生相對來說更有優勢。

      8錄取分數高嗎?

      我校新聞傳播學(包括新聞學、廣播電視學、網絡與新媒體3個專業)是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也是武昌首義學院的優勢學科。2015年招生隸屬二批次,二本線上即可錄取,詳情請咨詢校招生處——027-88426123。

      9今年計劃招生多少人?

      我校網絡與新媒體專業2015年計劃招生71人,分布湖北,江蘇,浙江,山東,貴州五個省份,文科43人,理科28人。

      10以往畢業生就業狀況如何呢?

      自2003年以來,新聞與法學學院高瞻遠矚,長遠謀劃,將網絡與新媒體人才的培養作為重要的培育方向,并以新聞學、廣播電視學為專業培育,探索人才的培養實施。

      (1)胡超是我校2008級新聞學專業的學生,大二的時候明確了自己“要去最好的互聯網公司工作”的想法。那時武昌分校還沒有將“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獨立出來。確立目標后,他就每天花時間在互聯網的學習上,一些基本的軟件都學得不錯,而且對產品也都挺有自己的想法。

      幸運只給有準備的人。2010年3月他以分析“微博與宣傳影響力的要素”為主題,做了一份120字的配圖“微簡歷”,在騰訊“微招聘”活動中拔得先機, 5月他就來到了騰訊產品部分實習。加入騰訊的第100天,他在日志中感慨:“感謝自己沒有把大學時光浪費在吃喝玩樂,浪費在游戲睡覺中。”

      (2014年,胡超個人著作出版,“微信之父”張小龍為其寫序)

      (2)2007級的畢業生左萌也在騰訊工作。她是胡超的學姐,畢業考研考上了西北大學的研究生,因讀研而比胡超晚些進入騰訊。2012年3月,左萌順利通過騰訊校園招聘活動拿到offer。“招聘還是很嚴格的,產品崗位每個城市投簡歷的有一兩萬人,最后能來公司工作的只有一兩百人吧,招聘我的面試官想要一個懂傳播又文筆好的,我恰巧符合條件。新媒體專業的學習,比較重要的就是各種基本軟件的掌握,以及新聞敏感和市場思維的訓練。進入公司之后沒有人太關注學校和學歷,領導更看重的是學習能力,所以,要珍惜大學時光,豐富自己的能力。”從事騰訊 “T派校園”產品的策劃和運營兩年多,左萌這樣總結道。

      騰訊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對于人才從來不缺乏吸引力,從武昌首義學院的象牙塔躍進企鵝帝國是需要絕對的實力,四年的學習積淀和對新媒體理想的堅守,是走進騰訊的必備條件。

      近三年,新法學院的優秀畢業生鄧遂、左萌、胡超、車朝暉、王淼紛紛成功就職騰訊。

    【網絡與新媒體學什么】相關文章:

    網絡與新媒體就業前景201702-25

    談談湖南廣電的新媒體網絡之路08-23

    2017新媒體推廣方法07-06

    淺談新媒體營銷方式07-27

    新媒體下的品牌傳播01-21

    新媒體時代營銷法則10-15

    新媒體有哪些優勢06-15

    網絡社交媒體營銷的建議11-03

    新媒體營銷的6大策略06-15

    微信帶來的新媒體革命07-01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开 |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Ⅴ片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观看 | 日韩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 欧美中日韩国产精品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综合影院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