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元節習俗

    時間:2020-09-01 09:54:21 其他節日 我要投稿

    明代中元節習俗

      明代七月十五鬼節的習俗有哪些?

    明代中元節習俗

      鬼節又稱為中元節,在古代,中元節在人們心里頗為重要,特別是在明代的時候,要祭祀祖先,還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請僧人念經誦佛,準備供品等等,由此看出明代鬼神思想的興盛,還有人們對靈魂的崇拜,那么,明代七月十五鬼節的習俗有哪些?下面大家隨萬年歷小編一起老揭秘明代七月十五鬼節的習俗吧。

      農歷七月十五是鬼門關大開放假,先亡的親人回到陽間完成自己生前沒能完成的愿望的日子,故而多點荷燈,或者在自家祭祖告訴祖先一切安好。

      明代開始焚燒祭品以示給先亡的親人捎過去東西。明代在墳旁焚燒紙錠,并在墳頭壓一疊紙錢。明代年間,福建地區的中元節祭祀依然非常隆重,家家戶戶都要備好冥衣紙錢,寫上先人名號,然后焚燒祭拜。若是出嫁的女子祭祀過世的父母,還要在紙衣、紙錢上面籠上薄紗焚燒,以示區別,謂之“紗箱”。在莆田一帶,人們于七月十五這天清晨將供品準備周全,然后全家打扮齊整,出門往空中作揖禮讓,意為將祖先的亡靈請入家中。

      祭祀完畢,又畢恭畢敬地將亡靈送出家門。到了晚上,大家又準備好齋飯、餛飩、紙錢,請巫師在市集上放焰口,施食給無人祭祀的野鬼。由于所費頗高,一些青黃不接的窮人家,為了這個一年一度的.祭祀儀式,有時要延期至八九月份才能完成。

      與之相比,同一時期的北京地區,中元節祭祀就簡單得多。明代沈榜的《宛署雜記》載,北京近郊的宛平縣城,鄉民在七月十五這天取葛黍苗、麻苗、粟苗,連根帶土地豎著縛于大門的兩邊,另外再縛三叢立于門外,供奉以面果,稱為“祭麻谷”。

      而杭州等地的人家,中元節要請僧尼誦經,追薦亡靈。晚上則沿著河流,隨水置放用篾條和紙糊成、安置在荷葉或木板上的燈,里面點上蠟燭和香,藉以引導溺水的鬼魂,稱之為“放河燈”。這些習俗,在明代小說《初刻拍案驚奇》中都有所體現:“又值七月半盂蘭會大齋時節。杭州年例,人家做功果,點放河燈。”


    【明代中元節習俗】相關文章:

    淺論明代的漁業稅制10-10

    關于明代白銀貨幣化的思考論文07-16

    《史記》在明代文學中的地位和影響08-07

    關于明代園林建筑藝術的論文09-24

    試論明代士人“狂怪之風與文學創作10-25

    明代商品經濟對吳門畫派的影響09-19

    2017司法考試知識點:明代的刑法原則10-18

    中元節的日記08-24

    明代云南人口、土地問題及封建經濟的發展10-13

    明代中后期詩壇三種不同地域的詩學08-25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久久久久国产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 | 伊人久久大线蕉香港三级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小蛇 | 日本最强喷水少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