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說課稿

    時間:2025-02-21 10:06:28 高中說課稿 我要投稿

    關于高中美術說課稿三篇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美術說課稿3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于高中美術說課稿三篇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1

      一、教學背景分析

      為了讓學生體會速寫藝術的魅力,我向學生展示了大量的速寫作品,期望通過欣賞名作、佳作,領略其中的韻味,提高他們的審美和表現水平。

      二、學生分析:

      高中二年級的美術特長學生經過一學期的素描訓練已經具備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對物象也有一定的繪畫功底、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但在技法上還是比較薄弱。通過速寫練習,可以提高他們對線的認識,對線條的利用,增強審美感覺。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對速寫的認識、學習速寫的方法以及速寫的表現形式。

      四、作業內容與提示:

      采用以線條為主的形式,進行人物的寫生練習。

      要求:線條流暢,構圖飽滿。

      五、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每人準備人物全身照片一張。

      (一)導入課題:

      師:每人取出一張32開白紙,把自己手中的照片里的情景用線畫下來,注意整體感。

      學生認真描摹照片中的人物。

      師:你們以前畫過這樣的作品嗎你們知道這是屬于什么形式的繪畫嗎

      學:線描

      師總結:剛剛我們大家所畫的畫就是用線來構筑形象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簡捷地捕捉物象的方法,那就是——速寫種類之一的線描。

      (二)欣賞范例

      師:欣賞兒童畫和大師作品四幅

      什么是速寫:

      看字面的解釋,顧名思義快速書寫,在較短的時間內用簡練、概括的手法,敏銳地抓取所需要表現的客觀對象的本質特征。速寫作為記錄和反映生活的有效手段,其特有的真實、生動與鮮活是其他表現形式難以替代的。

      師:第一幅人物畫是以什么樣的表現方式表現畫面

      學:線條表現

      師:第二幅兒童人物畫呢

      學:線面都有

      師:第三幅速寫是什么表現方式

      學:線條

      一次類推

      師總結:

      速寫的表現方法:1、以線為主,線面結合2、以面為主3、線描

      師:這節課中我們主要學習第一種表達方式,以線為主,線面結合。

      講授新課:

      師:速寫學習中線條的運用極為重要,同學們再欣賞幾件作品,體會線的作用與表現。

      通過繪畫元素來分析(形體結構、光影明暗、空間透視、質感量感、物象的內在力量與意蘊、物理性質、人的內心世界)

      學生通過專業繪畫語言的元素分析畫面,

      學生1:第一幅畫面以色調為主,黑白對比明確,體積空間感強烈。

      學生2:第二幅畫面不具體,主要是用線描作畫,能看出形似,感覺作者畫的比較輕松。

      學生3:第三幅自畫像運用素描的語言來表現,結構清楚,透視正確,形象特征突出,有黑白對比,但是比較弱。

      學生4:畫面抽象,不是素描的基本元素表現,不太懂,有黑白對比,沒有空間變化,感覺人物內心不正常(此時學生哄笑)

      學生5:這幅畫不像在生活中看到的樹木,不是寫實類的,但是還能看出是樹木,黑白對比弱,形體不具象,空間趨于平面。

      師總結:以上幾幅畫面都是速寫的種類,只是表現形式不同,主觀表現在線條運用上,可以看出線條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是造型藝術表現力的藝術語言。

      (三)技法表現:

      出示幾件作品學生欣賞

      思考問題:1.這些作品在表現風格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2.你能給它們分類嗎

      3.你喜歡哪幅作品你覺得哪幅作品中的線條最美為什么

      學生結合相關資料思考以上問題并回答。

      學:比較喜歡寫實的作品,最看不懂的就是最后一幅抽象畫,好像是個人物,但是太難看了。不理解。

      學:第一幅很漂亮,第二幅也很具體,是一張嘴,速寫太亂了。

      師總結:

      1.寫實性速寫——以展現客觀物象真實感為目標的線條繪畫。

      2.表現性速寫——表現畫家對客觀物象主觀感受的線條繪畫方法。

      3.抽象性速寫——為表現事物內在的精神、用純粹形式符號進行非物象化表現的.線條繪畫。

      速寫教學中離不開線條的表現,請同學們列舉一些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線(如地平線、沙灘的波浪線、冬天的樹枝、電線、人的輪廓、山巒流水、云彩等等)

      師:這些景物中運用了哪幾種線這些線條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學生成組討論并回答上面問題。

      教師總結:

      直線——剛強

      曲線——溫柔

      粗線——豪邁

      細線——精致

      斜線——飛躍、前進

      水平線——靜止、平和

      垂直線——嚴肅、動感

      鋸狀直線——焦慮、不安定

      師:繪畫中的線和數學中線的概念不同,它具有方向、形態、質感、明暗、虛實等特性,線之間也有遠近、疏密、前后、曲直、橫斜等對比變化。

      通過上述的學習,請同學們根據你對線的感覺用筆修改你剛才的作品,注意線條的表現力

      學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作品。并請兩名學生上臺講解自己繪畫內容以及采取了哪些線條的表現形式。

      (四)本課總結

      師:本課學習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了解什么是速寫

      2.速寫的幾種表現方式

      3.了解作品中線的運用。

      4.歸納了幾種線形的區別

      5.注意整體把握對象和線的形態和走向。

      (1)寫實性線描寫生

      整體——局部——整體

      (2)表現性線描寫生:

      整體觀察(局部——整體)

      老師示范:現場作畫

      (五)家庭作業:

      作業題目:我的同桌同學

      表現形式:以線為主,以面為輔

      紙張要求:16開大小一張

      畫筆材料要求:鉛筆、炭筆、鋼筆等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2

      1.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高中《書法》的第一課內容,在學習當中,介紹書法的五種書體:篆,隸,行,楷,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對書法的五種書體有基本的了解,增加對書法的興趣,提高對書法的鑒賞能力。

      本課主要學習的是篆書的基本知識。

      2. 教學目標

      ① 讓學生知道書法的五種書體。

      ② 讓學生能夠認識分辨五種書體的具體表現形式。

      ③ 通過學習篆書,讓學生對篆書有基本的了解,從而加強對書法的興趣,提高對書法的修養和鑒賞能力。

      3. 教學重難點

      在學習過程中,對篆書的發展歷程和流派風格以及各種風格的代表作,如何感受篆書作品的線條美,結構美和氣韻美

      4. 教學準備

      課前了解學生對書法的興趣程度,收集一些書法的相關資料,包括五種書體的范本,以及自己的書法作品。

      二 說教法

      根據教材特點,結合高中生對書法的審美認識,采用圖片演示,范本講解以及作品欣賞等,激發引導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上形成良好的互動,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讓學生學有所得,從而達到所要求的教學目標。

      三 說學法

      教學相統一,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相互的,老師的教學教法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重視學生的存在,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課堂的學習氣氛,在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下獲得知識,得到提高。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巧妙的引導學生,讓學生不斷的保持興趣,與老師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動,始終在積極性的作用下得到知識,讓學生得到提高。

      四 說教學過程

      本課主要是學習篆書的發展歷程和風格流派,了解篆書的典型作品代表,在教學過程中,我將采用的是互動參與為主的教學模式,達到教學目標。

      1 提出疑問,激發興趣

      同學們知道有哪些著名的書法家?有哪些書體?每種書體有哪些典型的代表作?

      學生相互交流之后,展示我書寫的幾幅書法作品,引發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明確本堂課程的學習目標,導出課題——篆書鑒賞,并板書之。

      2 結合范本和作品,體驗篆書學習之旅

      向學生展示篆書作品,讓學生輪流欣賞,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形成良好的互動。

      引入教學內容,結合作品向學生講解。

      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經過歷史的發展演變,有篆書,隸書,行書,楷書和草書五大類。

      ① 篆書的解釋

      許慎“《說文解字》篆,引書也”,元代盛熙明《法書考》“篆,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篆書保留了許多的象形成分,富有裝飾性趣味,可以充分感受中國書法藝術的精神氣質,很像先秦時期的文學,包羅萬象,取之不盡。篆書的關鍵是懸腕中鋒,有助于增加腕力,又是篆刻必要的書法根底,從篆入手,可二者皆得,從篆書入手易獲得中鋒和腕力,善提鋒。

      ② 篆書的發展脈絡

      篆書是最早的書體,其余四種書體都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最早的篆書就是殷商時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兩周的金文,甲骨文,石刻,古璽等舊稱籀文,鐘鼎文,現簡稱大篆。秦朝,書同文,李斯“罷其與秦文不合者,以秦篆為基礎,對六國的篆書整理省改”,此為小篆。漢代,篆書參入隸書體勢,后慢慢的被隸書代替,鳥蟲篆,蛇龍篆屬于裝飾性篆書。唐朝,李陽冰創造“玉著篆”,宋元明幾乎沒有篆書大家,清代碑學大興,鄧石如,趙之謙,吳昌碩等大家。

      ③ 篆書的風格流派

      甲骨文

      河南南陽小屯村殷商遺址出土,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王懿榮,劉鶚發現,后經羅振玉,孫冶讓,王國維,搜集考證成為一門顯學。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刻在龜甲,牛胛骨上的文字,用以占卜,又稱殷墟卜辭。時代大約在商代后半期,從盤庚遷都到商紂滅亡,歷時273年。15萬片,5000多,1000多,論著3萬余人,有王國維,羅振玉,郭沫若,日本的伊藤遂治,貝冢茂樹,島邦男等甲骨文專家,中科院歷史研究所《甲骨文全集》,5萬余字,重要研究資料。

      大篆

      是古文和籀文的總稱,包括石鼓文,金文,商周春秋戰國的所有文字,風格多樣,用筆特點各不相同,都以圓筆為主,有粗細長短變化,與小篆稍有不同,許多字都有象形成分,字形上大小方圓變化大,疏密虛實變化生動自然,有的整個章法錯落不齊卻協調一致,同一個字有許多不同結構,可自由選擇。

      小篆

      秦,“書同文”,李斯以秦篆為基礎,整理六國篆書而成。傳世作品有《泰山刻石》,《瑯邪刻石》,《嶧山碑》,“二李”一派,“玉著篆”,“鐵線篆”。特點:純正中鋒,書寫時力量和速度勻平,使轉流暢,必須功夫深厚,心平氣和,一以貫之。鄧石如,清人篆書,線條偏粗,隸書作篆,加強隸書方圓,頓挫,藏鋒,露鋒粗細變化,字形有所增長,在于起筆較重,稍頓,有時帶方筆,收筆重頓,有明顯的粗細變化,富有節奏。

      秦篆比較含蓄,平靜。清篆跌宕,活潑,更富有精神。從大篆而來,但結構比其更有規律,類似楷書,行書的結構特點。

      清篆結構特點:1形體長方,字取縱勢 2橫平豎直,布白均勻 3.上緊下松,時有對稱

      ④范本代表

      大篆

      吳昌碩《石鼓文》,以隸法作篆,左低右高,濃墨

      《散氏盤》,行草筆意,曲折有致,隨字造形,橫勢

      《毛公鼎》,筆法穩健,字形偏長,氣勢博大,縱勢

      小篆

      鄧石如《白氏草堂記》,線條雄渾,隸法作篆

      李斯《泰山刻石》,瘦勁圓潤,結構平正典雅。

      ⑤結束語

      書法的學習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更多的時候是在課外做大量的練習,也不僅僅是純粹的書寫,它也是文化的一種傳承,反映了我們國家的悠久歷史,我們應該從各方面去認識了解并好好的掌握,讓我們的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五 教學感悟與總結

      這是一節注重培養學生對書法課程中篆書的學習和鑒賞課,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體會到祖國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學會欣賞書法,提高對書法認識的修養,完成教學的審美教育。學習我們祖國優秀的傳統經典的代表——書法,不僅僅是對學生大有幫助,同時對與我們老師也是大有裨益的,這也是教學相長的體現。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3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第6課《漂亮是美術鑒賞的標準嗎——藝術美和形式美》。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和教學過程四個步驟加以闡述。

      一教材分析:

      1、 教學目標:①什么是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和形式美②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則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現。

      2、教學重點: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和形式美并不完全是現實的直接反映,也不等同于人們一般所說的“漂亮”或“好看”,而是由藝術家借助美術的特定語言、手段和法則創造出美術自身的美,而這種美又是多樣的,即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由于藝術家所采用的語言、材料、手段等不同而產生的藝術美和形式美就大異其趣。為了說明這一點,在這里就必須緊緊圍繞美術的語言元素和語言規則兩個方面來講解,因為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和形式美主要就是通過它們來實現的。

      3、教學難點:主要在于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和形式美既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應特別注意對概念的講解,并在概念與作品之間建立聯系,即注重通過作品來講解概念,以使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和形式美的認識有形象的依據。

      這里的難點還包括對美術作品的藝術美與形式美之間異同的'講解,課文中并沒有特別給予說明,只是在課文的第三部分簡要地指出了這個問題,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和形式美之間既有重合的地方也彼此獨立。藝術美包括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也就是說,藝術美是由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來實現的。而形式美更強調實現內容的手段,即手段本身的美,其中包括語言的構成關系和所使用的材料的特質。

      二、 教學方法:

      1、 利用圖片展示介紹知識,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

      2、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具和圖片,不斷采用欣賞·啟發·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三、學法指導:

      1、 引導學生采用觀賞觀察、實踐、討論、歸納的方法學習,用多媒體展示相關音樂和建筑圖片,并巧妙導出本課。

      2、 討論法,小組合作法。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解決學生的個別差異,要求全組同學共同討論。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用多媒體展示雕塑圖片《歐米艾爾》。

      小結:美術作品的藝術美是藝術所特有的美。美術作品是由藝術家創造出的不同于現實生活的第二自然。它的美不同于一般人的“漂亮”或“好看”的審美觀念。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不僅影響了人們對美術的

      二、新知探究:

      環節一、什么是藝術美,它有哪些表現?

      美術作品中的藝術美不等同現實在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過特定的美術形象表現出來的藝術自身的美。藝術美又稱第二自然。是相對自然美來說的。

      1、 美術形象:指一件美術作品中個別的、具體的、完整的藝術形象,也是指一件美術作品中由這種個別的、具體的、完整的藝術形象所形成的綜合的整體的藝術形象。

      教師活動:投放多媒體圖片《艾普色姆的賽馬》和《記錄馬奔跑過程的連續攝影》。結合第三課“藝術形象”這一概念進行講解。

      學生活動:欣賞圖片,小組討論,分析美術作品的藝術美。

      環節二、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

      美術作品的形式美的構成:

      A、語言元素(點、線、面、色)及其構成的形態變化。

      B、語言手段(明暗、空間,透視、構圖、肌理)及其所構成的審美意象。

      C、語言規則(變化與統一,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比例與尺度、節奏與韻律等)及其所構成的審美關系。

      教師活動:投放潘天壽的作品《雄視》,講解什么是形式美,指出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和形式美既相互包含、滲透又彼此具有獨立性。

      學生活動:欣賞圖片,理解美術作品的形式美。

      三、拓展:提高實踐能力

      1、 以一件作品為例深入分析作品的形式及其形式美。

      2、 通過具體作品了解藝術美和形式美在形態上的差異。

      四、要點回顧:

      1、 什么是藝術美?綜合了主觀與客觀、個人審美與時代精神的藝術形象為“典型形象”或“藝術典型”,又根據它與現實生活的關系而稱之為“第二自然”,即“藝術美”

      有哪些表現?

      2、 什么是形式美?美術作品除了藝術美之外還有形式所傳達出的美,既形式美

      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

      五、 課堂小結:

      總結回顧:這一節課我們了藝術美和形式美,了解了什么事藝術美和形式美。

      下一節課我們將學習分析理解美術作品的創作意圖,請同學們提前預習。

    【高中美術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美術說課稿05-17

    高中美術說課稿[精品]06-14

    高中美術說課稿優秀05-27

    高中美術說課稿最新01-22

    高中美術說課稿15篇03-21

    高中美術《進入歷史》說課稿04-06

    人教版高中美術鑒賞說課稿06-03

    優秀高中美術鑒賞說課稿04-18

    【熱門】高中美術說課稿18篇06-29

    高中美術說課稿范文(精選12篇)02-1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在线播放十八禁视频无遮挡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潮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 | 日韩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视品在线 | 日韩亚洲精品视频 |